乐动滚球app 关于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佛府办〔2019〕26号)
乐动滚球app 关于推动
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机构:
为进一步繁荣佛山夜间消费市场,打造夜间经济城市品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消费需求,结合我市实际,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的总体部署,立足佛山自身特色资源禀赋和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发展定位,顺应居民夜间消费需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分步推进的原则,采取市区联动、属地负责的方式统筹规划建设,打造集岭南传统文化、都市现代生活、丰富多元业态为一体的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汇聚起促进夜间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打响“夜佛山”品牌,努力将佛山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总体目标
充分挖掘佛山夜间消费资源,用3年时间培育、建设、提升一批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夜间经济示范点,加快建立夜间经济产业体系,形成良好夜间发展生态圈。到2021年,全市建成8个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80处夜间经济示范点,其中,禅城、南海、顺德区分别建成2个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20处夜间经济示范点,高明、三水区分别建成1个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10处夜间经济示范点,推动夜间经济对经济的贡献不断提升,将“夜佛山”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夜间经济品牌。
三、主要任务
(一)精心打造“夜宴”餐饮品牌。突出佛山粤菜粤厨特色亮点,加快培育粤菜名厨名师,支持餐饮企业申报粤菜(名店、名菜、名点)品牌,擦亮“世界美食之都”金字招牌。挖掘反映岭南特色的老字号餐品系列,支持国家级酒家、全国百强餐饮企业改造升级传统产品、开发新产品,培育一批地方特色品牌餐饮连锁企业。鼓励餐饮企业延长营业时间,按不同消费群体提供分时段针对性餐品服务,做大夜间餐饮消费市场。(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体局)
(二)精心打造“夜游”首发线路。依托佛山新城、佛山新港遗址、会展中心、花海水园、潭州湾、北滘新城等特色区域景观,开发东平河-潭州水道夜间游船项目,合理规划布局夜游航线、航道及码头停靠点,完善船舶设施、交通接驳、沿途服务配套建设,设置包船、产品发布、公司庆典、水上会议、商务酒会、游船婚礼、亲子活动等定制服务,举办船上灯光节、音乐节、露营节等活动,在东平河—潭洲水道建设塔标,打造“夜游佛山”系列产品,使其与两岸夜景风光相得益彰。[牵头单位: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理委员会,佛山航道事务中心按职能分工负责;责任单位:禅城、顺德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局、公安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商务局、文广旅体局、市场监管局,佛山海事局]
(三)精心打造“夜赏”城市节点。围绕夜间经济集聚区的商圈、主道、广场、公园、游乐场所等重要节点,提升城市净化、绿化、靓化水平,重点改造提升东平河夜游首发线路两岸、禅城祖庙岭南天地、梁园、创意产业园、南海千灯湖、西樵山、顺德清晖园、顺峰山公园、高明明湖艺术公园等周边设施,让佛山“美起来”。(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按职能分工负责,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四)精心打造“夜购”消费商圈。根据不同消费层次需求,合理布局高端国际品牌商圈和小精品夜市商铺,周边配套布局建设音乐街、酒吧街等特色街区。支持商业主体开展深夜购物狂欢季、夜间集市等促销活动,举办时尚走秀、时尚展览、新品首发等夜间体验活动,提升夜间购物消费水平。推动连接高端商圈的便利通行走廊建设,加快连接南海万达广场、保利水城、中海寰宇、万科广场的千灯湖连廊慢行道建设,推动商圈连片区发展。(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市公安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管执法局)
(五)精心打造“夜旅”特色景区。整合佛山对口支援少数民族特色资源,打造民族特色风情街佛山样板,在风情街区规划建设藏族馆、彝族馆、维吾尔族馆等少数民族场馆,推出民族特色美食品尝、民族歌舞表演、民族工艺品展览、民族土特产展销等活动,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支持各区落实“大招商招大商”工作部署,加快引进大型文旅综合体项目。以促进增加过夜旅客为重点,支持南风古灶、梁园、西樵山风景区、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高明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等旅游景区开展丰富的夜间活动,推动4A级以上景区延长夜场参观时间,夜场门票价格减半。(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局、文广旅体局按职能分工负责,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六)精心打造“夜演”视听剧苑。将引进夜间高端演出与培育本土特色演出相结合,加快建设宋城·西樵山岭南千古情项目,加快推进佛山粤剧园进行固定场次粤剧演出,推动夜间演出市场发展。依托岭南明珠体育馆、世纪莲体育馆、西樵樵山文化中心、顺德演艺中心、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高明体育中心等演出场馆,每年引进明星演唱会不少于50场,音乐剧、歌舞剧、话剧等夜间剧场不少于110场。支持夜间经济集聚区开展露天街头表演,鼓励影院在周末节假日增加夜间电影放映场次。(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七)精心打造“夜健”功夫名城。发掘佛山功夫发源地的夜间经济价值,巩固提升佛山黄飞鸿纪念馆、陈盛故居、荣生堂旧址、叶问故居、李小龙故居等武馆遗址,试点夜间开放。打造世界级功夫小镇,加快筹建佛山国际功夫学院,推动高明中国武术散打训练基地建设,在全市组织不少于100场次功夫角汇演活动,推动武术运动常态化规模化。大力发展夜间健身产业,支持建设室内篮球馆、卡丁车馆、保龄球馆、飞行体验馆、射箭馆、攀岩馆、滑冰场等体育场馆,加快社区和公园公共健身设施建设,引入24小时健身房、无人健身房,鼓励开展夜跑、夜骑等潮流运动。(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八)精心打造“夜品”文化场馆。加快建设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美术馆、三龙湾高端艺术社区等一批文化新地标,工作日延长开放时间至22:00,周末节假日延长至24:00。支持文化场馆举办夜间文化展览,定期邀请知名画家、书法家、艺术鉴赏家开办艺术讲座和研讨活动。传承和推广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工艺品,举办非遗文化展览。(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九)精心打造“夜读”学习书吧。整合全市图书馆资源,延长夜间开放时间,工作日延长至22:00,周末节假日延长至24:00。鼓励引入以三联韬奋书店为代表的24小时书店,大力发展无人图书馆、特色书店、社区书吧、24小时自习室,尝试无人化经营,降低夜间成本。(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市委宣传部按职能分工负责;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十)精心打造“夜宿”精品酒店。支持酒店围绕集聚区合理布局和集聚各类酒店业产品,支持全市已达到四星级、五星级标准的现有酒店积极申报星级,聚焦知名连锁休闲度假酒店品牌加强酒店服务业招商,推动酒店服务业做大做强。制定民宿产业扶持政策促进民宿产业发展,重点推进禅城南庄紫南村、南海里水理想村、丹灶西城村民宿示范点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发展集当地文化、特色美食、农事体验、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相结合的精品民宿产业。充分利用佛山地理位置优势,吸引珠三角城市游客来佛山消费、住宿。(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四、支持政策
(一)实施夜间包容审慎监管。优化审批服务方式,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管执法、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将夜间经济集聚区建设管理涉及的各类审批事项全面纳入行政服务大厅综合服务窗口,根据夜间经济集聚区产业行业经营活动特点,梳理关联事项形成“一件事”联办主题,推行“一次申请、并联审批、同时发证”,提高审批效率。精简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程序,对夜间经济集聚区或示范点在同一场地举办相同内容的多场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实行一次性许可制度,对经常在同一场地举办1000人以上的商业促销活动的商场,实行承办者一次性报备。放宽夜间经济集聚区和示范点的夜间摆卖管制,在避免夜市噪音扰民情况下允许市场主体在红线范围内开展“外摆位”,夜间21:00后将部分集聚区所属道路调整为分时制步行街。放宽夜间经济集聚区和示范点的外挂广告牌匾限制,鼓励企业制作有特色、有文化的外景广告牌,自建并维护外景照明。鼓励成立夜间经济集聚区企业行业协会,由集聚区内大型企业担任协会负责人,各区指导企业行业协会在登记、设施、区域、标识、时段、卫生、城管、消防等夜市运营方面建立统一管理标准。(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局、卫生健康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公安局、乐动体育足球 数据管理局,市消防支队按职能分工负责;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二)推动配套设施提档升级。全市各级、各部门将夜间经济集聚区和示范点优先纳入硬件提升、环境美化的重点范围。缓解夜间经济集聚区夜间黄金消费时段交通压力,在不影响周边主道交通情况下设置临时停车位,允许停放时间为18:00至次日7:00。支持集聚区和示范点自建自营立体停车场,利用自有建设用地设置机械式停车设备,简化机械式停车设备安装手续。优化串联夜间经济集聚区和示范点的公交线路,针对夜间经济活跃的集聚区适当延长地铁和公交末班车运营时间,公交运营时间工作日延长至24:00,周末节假日延长至凌晨2:00,实施分时段错价收费。全面加强和提升集聚区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厨余垃圾收集、餐饮油烟处理、垃圾分类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通过电网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夜间用电高峰期故障快速响应,对相关供电线路设备开展特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轨道交通局、城管执法局、商务局、生态环境局、卫生健康局、市场监管局、城市更新局,市消防支队,佛山供电局按职能分工负责;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适当安排市、区两级财政和部门专项资金扶持夜间经济集聚区和示范点发展。安排市扩内需促消费专项扶持资金对夜间集聚区或示范点开展促消费等活动进行补贴。区级财政配套安排扶持资金对集聚区或示范点硬件设施提升、企业延时经营等进行补贴,具体标准由各区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将美化夜间经济集聚区的商户外墙造景灯、公益性广告、装饰性照明设施等非经营性用电接入城市公共电网,相关费用由各级财政承担。(牵头单位:各区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市商务局、财政局,佛山供电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策划系列宣传营销活动。将创建夜间经济集聚区活动列入市旅游促销对外宣传推行计划,与其他旅游促销宣传计划一并实施。通过电视台、报刊、杂志、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对夜间经济进行宣传推广,重点发挥佛山台报主宣传作用,开设“佛山夜经济”专栏,实时推送夜间消费资讯。支持商业主体举办1—2个有影响力的电子烟花秀、灯光艺术节等营销活动,鼓励市场主体推出夜场优惠券、电影券、打折卡等促销活动,营造夜间消费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体局、市商务局按职能分工负责;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五)构建多元共治维权格局。畅通12345投诉举报电话投诉渠道,完善“谁监管、谁受理、谁维权”的消费维权机制。在夜间经济集聚区和示范点实行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结果公开制度,加强违法失信行为信息在线披露。(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行政服务中心、乐动体育足球 数据管理局、公安局、城管执法局、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局按职能分工负责;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成立市发展夜间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区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统筹推进全市夜间经济发展。各级、各部门分工协作出台新政策,市发展改革局统筹谋划全市夜间经济发展,各区就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和示范点制订具体行动计划,市文广旅体局就丰富夜间经济业态制订专项行动计划,市商务局就促进夜间消费活动制订专项行动计划,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理委员会就打造夜间游船制订专项行动计划,市城管执法局联合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制订夜间市场管理办法,市交通运输局就延长公交运营时间、设置临时停车场制订具体办法。
(二)加强夜间安全保障。加强夜间警务巡逻布控和安全保障,确保夜间市场和社会活动安全有序。落实夜间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设置夜间经济集聚区定点应急救助点,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和器材,提供紧急医疗、紧急情况快速救助等服务。
(三)鼓励行业自律管理。鼓励企业自发成立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协会等商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有序发展。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受益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模式。
附件:1.佛山重点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一览表
2.佛山夜间经济示范点预期目标任务分工表
乐动滚球app
2019年12月31日
附件1
佛山重点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一览表
附件2
佛山夜间经济示范点预期目标任务分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