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行业二噁英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解读
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了《重点行业二噁英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有效防治重点行业二噁英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指导环境管理与科学治污,引领重点行业二噁英污染防治技术进步与新技术研发,促进重点行业二噁英减排与切实履行国际公约。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日前就这一技术政策的有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环境保护部出台这一技术政策的背景是什么?
答:持久性有机物污染(POPs)是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二噁英能够通过各种传输途径进行全球迁移,对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威胁。
除科学研究外,人类从来没有有意生产或使用过二噁英,环境中的二噁英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活动释放的副产物,因此从源头控制二噁英排放是削减二噁英污染水平的根本途径。
目前,我国重点行业二噁英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我国二噁英排放涉及多个工业行业,缺乏引领重点行业二噁英污染防治的先进技术导向;二是重点行业二噁英污染防治的技术路线不明确,没有提出一条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全过程防控的技术路线;三是重点行业二噁英达标排放与污染防治技术措施衔接不够,无法满足二噁英削减的环境管理需求。
在这一背景下,促进重点行业二噁英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和新技术研发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记者:技术政策中重点行业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答:二噁英的工业来源众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二噁英排放识别与量化工具包》给出了二噁英的来源有十大类、62个子源,而根据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二噁英减排经验来看,他们都是首先对二噁英排放量大的重点行业进行优先控制。
本技术政策重点行业的确定也是依据二噁英排放源强确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铁矿石烧结、电弧炉炼钢、再生有色金属生产、废弃物焚烧、制浆造纸、遗体火化和化工生产是我国二噁英排放优先控制的重点行业。其中,又以铁矿石烧结、电弧炉炼钢、再生有色金属生产、废弃物焚烧这4个排放行业为最大的二噁英排放源,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记者:技术政策要求二噁英污染防治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二噁英污染防治应遵循全过程控制原则、协同控制原则、技术先进性原则、技术适用性原则。
全过程控制原则。即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全过程提出控制二噁英生成和排放的技术措施。
协同控制原则。充分发挥二噁英污染防治与常规污染物削减控制的协同性,将其与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等统筹推进。
技术先进性原则。优先采用有利于二噁英削减和控制的先进工艺技术和防控措施。
技术适用性原则。通过掌握重点行业二噁英的产生状况、技术工艺和污染防治设施水平以及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信息,针对性地采用符合我国国情和行业特点的二噁英削减技术方法和控制措施。
记者: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技术政策包括总则、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新技术研发五部分,共30条。
作为指导性政策,技术政策的目标是:到2020年,显著降低重点行业单位产量(处理量)的二噁英排放强度,有效遏制重点行业二噁英排放总量增长的趋势。
针对重点行业的工艺特点和二噁英生成机理,技术政策从源头、过程和末端都提出了避免或减少二噁英生成和排放的相应要求,包括对原料和燃料选择、预处理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选择、生产过程工况控制、末端烟气和固废污染治理与综合利用等做了全面规定。
技术政策鼓励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和发展,其中涉及鼓励二噁英阻滞、催化分解技术,再生金属分类、分选预处理技术,化学浆无氯漂白新技术,二噁英与常规污染物高效协同减排技术、固废无害化处置技术以及二次污染控制技术,二噁英快速检测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内容。
记者:技术政策对重点行业提出的二噁英污染防治技术和措施有哪些?
答:二噁英的生成和排放量与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污控设施效率密切相关。技术政策从全过程控制的角度,提出了重点行业应采用减排二噁英的先进技术和控制措施。
针对铁矿石烧结、电弧炉炼钢、再生有色金属生产等重点行业二噁英的生成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控制措施。在源头削减方面,更注重原料的清洁生产和先进设备、工艺技术的应用。例如,铁矿石烧结宜采用大型烧结机、鼓励采用烧结热烟气循环技术,再生有色金属生产应采用富氧强化熔炼新技术;在生产原料方面,铁矿石烧结工艺“应选用氯、铜等杂质含量低的高品位铁精矿;宜选用无烟煤和低氯化物含量的添加剂,减少氯化钙熔剂的使用;加入生产原料中的轧钢皮、铁屑等应进行除油预处理”等。
在过程控制方面,要求维持工况的稳定运行,减少运行过程生成的二噁英;鼓励再生金属生产采用负压或密闭化生产等。
在末端治理方面,要求采用高效除尘技术等协同处理烟气中的二噁英,注重固废的无害化处置与利用,尤其是鼓励烟气净化设施产生的含二噁英飞灰经预处理后返回原系统利用。
技术政策强调了从源头对废弃物的预处理措施、保持设施的稳定运行、烟气和固废的末端治理等技术措施,尤其提出了应加强二噁英监测的力度,按照相关规定公开工况参数及有关二噁英的环境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举措,这对削减废弃物焚烧行业二噁英产生排放、促进废弃物焚烧行业规范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制浆造纸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主要来自制浆和漂白工序段,因此技术政策对这两个工序都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技术,强调了全无氯漂白技术的应用。技术政策对遗体火化行业也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针对化工行业,技术政策要求淘汰相关的落后工艺,并鼓励各化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改革工艺路线或优化工艺条件,降低含氯精细化工产品中残留的二噁英含量。
记者:请谈谈环境保护部对贯彻执行技术政策有哪些部署和要求?
答:技术政策的制定发布非常重要,是我国重点行业首次制定的有关二噁英污染防治的技术政策,各级环保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环境保护部将采取措施,通过多种媒介(报纸、电视、网络),大力宣传这一政策;组织各级环保部门进行集中学习和培训,共同做好这项政策的宣贯工作,使各级环保部门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充分利用这项政策,提高行业二噁英污染防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