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和目标要求。佛山市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市,固定污染源数量庞大,排污许可核发任务艰巨。为实现到2020年9月底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核发工作目标,佛山市高位统筹部署,采取非常规手段,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排污许可发证登记。截至9月15日,全市共摸排固定污染源8万余家,核发国家排污许可证4891张(占全省的12.93%),完成排污登记4.94万家(占全省的12.77%),对2.88万家企业进行特殊情形分类标记,排污许可发证率和登记率均达100%,发证和登记数量位居全省前列,5万余家排污单位有了“环境身份证”,提前15天完成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目标任务。
一、强化组织,周密部署。一是发挥现有工作制度优势,将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列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骨干项目,利用佛山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机制全面统筹推进。二是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主要负责人“首问制”。市生态环境局成立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3个专班工作组。建立主要负责人“首问制”,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主要领导每月至少召开1次会议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分管领导全程跟进落实;三是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纵向形成市级统筹-区级落实-镇村协同推进的联动工作机制,横向形成环评、许可、大气、执法等各环境要素管理部门紧密互动的推进机制;四是定期调度,及时研判工作形势。每月开展阶段性总结,每周通报工作进度,工作后期更是实施各区日调度、重点镇街日调度等精细化调度,推动各区按照时间节点、统一步调完成阶段性目标;及时研判工作形势,思考阶段性共性问题,提前确定解决路径,保障各区按照统一工作标准完成工作任务。
工作部署(推进)会议
二、多元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多形式、多平台、全方位宣传。今年市、区环保宣传平台设立排污许可证专题,制作了一封信、告知书、三折页、动画视频、音频和画册等宣传资料,阅读量累计超过10万条。以两微一端、电视台、广播、广电网络、短信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推动形成排污许可工作良好氛围;二是强调政策窗口期宣传。注重法律责任、排污许可政策窗口期宣讲,让有意愿、有条件企业的充分珍视机会、把握机遇,妥善解决环保历史问题;三是主动上门宣传。发动行业商会(协会)、镇(街道)、村(居委会)网格员主动入户企业,进行面对面宣传服务,今年3月以来,全市累计入户点对点宣传动员2万人次,面对面集中宣传动员企业超过3万家。
三、创新思维,实施互联网帮扶指导。在疫情防控特殊形势下,全市上下活用互联网强化帮扶指导,推动平均每个工作日完成近50个排污许可证核发或登记。一是举办了14批次排污许可云讲堂,实现帮扶指导内容全覆盖、行业全覆盖。二是帮扶载体形式多样。禅城区制作的动画视频简洁明了、生动活泼地阐明了办理流程;南海区举办了线上网络培训班并开展在线解答疑问,开发了“一站式排污许可服务平台”提升了企业申报登记效率;顺德区组织第三方技术单位、行业协会面对面对企业实施帮扶指导,显著增强了企业对排污许可的认识,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
互联网部署排污许可云讲堂
利用商业协会开展宣传动员
四、窗口前移,有效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市生态环境局强化业务统筹指导,结合固定污染源行业结构特点,制作了15个行业(占登记总量的90%)排污登记样表并录制培训视频;制作了8个主要行业许可证审核技术要点的培训视频;制定限期整治规定及承诺书模板供各区参考。同时,成立市级帮扶组深入基层实施驻点跟进指导,协助剖析症结所在,全力打通工作的堵点、难点,共驻点帮扶10批次,平均每次驻点帮扶时长达1周。排污许可制度技术体系复杂,专业性强,排污单位理解难度大,面对8万多个排污单位的发证登记任务,区、镇生态环境部门将“5+2”、“白加黑”作为工作常态,主动将服务窗口前移,组建技术指导团队、聘请第三机构人员下沉至村居(企业)现场提供免费申报指导和登记服务,尤其是在全市发证登记任务攻坚阶段,对排污单位开展全面入户摸排,细化情形,实施集中服务与“一对一”帮扶相结合的分类指导模式,争分夺秒提供帮扶指导,全市创下一个周末完成330余家排污单位发证登记的“高速度”,为高质量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排污许可帮扶指引进村居
排污单位现场帮扶指导
五、多点融合,保障工作任务和工作质量双提升。佛山将许可证核发登记工作与大气行业治理、村级工业区环境整治、环境执法等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深度融合,纳入各自的生态环境管理工作重点,做到协同推进、信息共享、成果共享,推动提高发证效率和质量。对于未能按时开展排污许可、登记的企业,环境执法人员现场检查、督促整改。许可证核发工作以来,发证部门紧密联动环境执法部门,抽查检查企业1700余家,有效倒逼发证登记工作进度和质量双提升。
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登记全覆盖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何发挥排污许可登记作用是排污许可制改革的关键。下一步,佛山市将进一步巩固排污许可全覆盖工作成效,深入推进排污许可制改革。一是开展发证登记质量“回头看”,采取查漏补缺、整改清零和执法监管等手段,巩固工作成效;二是加大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力度,逐步推进企业“持证排污,自证守法”;三是以深化环评审批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推动排污许可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深度衔接融合;四是加快固定污染源环境监管模式转变和监管效能提升,逐步建立健全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