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河畅,岸绿景美,这如画的图景曾有一段时间只存在于人们对人居环境的美丽想象中。而今,禅城区的一条条河涌正将其化作现实,让诗意栖居成为可能。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禅城区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向深入,持续发力治理黑臭水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莲塘环村涌。/佛山日报记者任志耀摄
11月5日上午,张槎街道莲塘环村涌综合整治的初步成效获得验收,周边村民代表赞声连连。近年来,禅城区先后将37条河涌纳入黑臭水体整治目标任务,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引水调水等措施按计划分批次开展整治。截至目前,32条河涌已完成整治验收工作,剩余4条正在整治中,白坭涌计划于今年底前完成整治,堤内涌、联围支涌、东星支涌计划于明年6月前完成整治。
找回小时候的感觉
32条河涌发生蝶变
漫步在莲塘环村涌边,只见河涌水体清澈,两旁绿树成荫,在流经村委会附近处还修有石桥、凉亭,俨然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模样。这一切,让莲塘村民陈顺铭不禁感慨,“现在河涌看着很干净、舒服,找回了我们小时候的感觉,整治真正达到了村民的期待。”另一名村民陈润弟也开心地说,“河涌清淤后不再发臭,整条河道变宽了,两岸护坡还有绿化装点,走在附近幸福指数都提升了,希望以后能做好保养维护。”
包括莲塘环村涌在内,禅城区已有32条河涌完成整治验收工作,它们得以发生蝶变的背后都离不开河长制。在这套机制下,区领导挂点督导黑臭水体治理,常态化实施督导督办和柔性指导。区河长办每月发布一次挂点项目负责人(河长)工作动态,通过项目进展排名,对工作开展不力、项目进度滞后的镇、村级河长进行约谈,并且建立河湖巡查、交办、督办、复核闭合管理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跟踪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与此同时,禅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针对每条黑臭水体,开展问题排查和成因分析,制定“一河一策”整治实施方案,按照截污控源、清淤疏浚、活水循环、生态修复整治措施,有序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奇槎南窦。/通讯员供图
在治理张槎街道莲塘环村涌的水质黑臭问题时,禅城区住建水利局联同相关部门制定《莲塘环村涌整治实施方案》,推进莲塘环村涌综合整治工程,完善莲塘村村居污水管网,实现生活污水全覆盖全收集,避免污水入涌;同时科学合理制定清淤疏浚方案并组织实施,彻底清理黑臭水体中的底泥污染物;还因地制宜推进水体水系连通,利用莲塘泵站,将东平河水体引入南北二涌,再流入莲塘环村涌,增强河涌水体流动性及自净能力。
“黑臭水体治理需要坚持系统治理、流域治理总体思路,我们以水质达标为核心,有序完善污水管网系统。”禅城区住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计划实施53项、续建35项水环境整治项目,目前完成50公里截污管网建设,正全力推进南庄主干管网完善,启动南庄污水厂扩建提标建设,推进祖庙同济普澜、石湾沙岗榴苑合流片区雨污分流改造等,逐步完善全区管网系统,为黑臭水体治理打好截污基础。
持续攻坚久久为功
水质稳步全市第一
通过持续的整治,禅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全区水环境质量稳步向好,取得2020年度水质和改善幅度排名同时位居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今年1至9月水质也稳步全市第一。禅城区水质环境的稳定向好,这显著的变化让群众看在眼里、笑在脸上。
连续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足见禅城区持之以恒治理黑臭水体的决心和力度。为了确保河涌的长治久安,禅城区着力夯实日常管理基础,补齐水环境治理短板,不断压实排污口清理整治,持续推进河道清淤疏浚,还用科技赋能指导水环境治理,对全区涵盖重点河涌、湖泊开展水质在线监控,通过合理引调水工程措施和智慧化手段,全面改善辖区河涌水质、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并以效能提升为目标,全力推进50公里老旧管网修复、200公里污水管网清疏工作等。
今年,禅城区继续加大河湖岸线生态空间整治力度,持续深化“清四乱”“五清”专项行动任务,不断推进河湖执法监察工作,从重打击山区、偏远河道非法采砂和小规模、长期化“蚂蚁搬家”式非法采砂行为。同时配合禅城区东平水轴线项目、碧道项目的建设,加强对河道外滩地乱占、乱搭建等违规问题的清理,加大日常执法巡查力度,并开展水事纠纷集中排查和调处化解工作。截至10月,河湖执法共计出动巡查人员1347人次,出动车辆53车次,办理河湖类案件12宗。
禅城区住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局会协同相关部门,坚持水岸同治、城乡共治,强化源头治理、流域治理,统筹开展上下游、左右岸、岸上水里全面整治,推动干流、支流同步治理,做好河道控源、截污、引流、清淤、修复等工作,促进水体清洁、河岸美观。在坚持全区一盘棋的思路下,加快推进管网工程、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干支流和“毛细血管”,大力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城中村截污纳管查漏补缺等工作,有序推进各项治水重点工程,从而防止黑臭水质反弹,不断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
文/佛山日报记者任志耀 通讯员禅城住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