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把落实中央和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作为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认真履行法治建设职责,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执法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持续提升依法、文明、高效执法能力,不断提升水利服务民生的质量,为全市水利管理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严格规范执法,着力提升执法质量
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中之重。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机构改革后,我局结合全市水行政执法实际情况,把案件审理、过程记录、细化裁量、执法公示和案卷评查五个方面作为核心环节,重点发力,紧扣新的执法标准和要求,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执法质量。
(一)健全审理机制,严格把关规范决策。为规范水事案件的审理流程,提高案件审理工作成效,机构改革后我局第一时间调整重新成立了局行政执法案件审理委员会成员,由李永生局长担任委员会主任,由分管规划法规科的张新华副局长和分管水政监察支队的张治安四级调研员担任委员会副主任,仇志权、张剑锋、刘剑锋三位副局长、杨晓明总工程师和规划法规科陈淑娟科长、水政监察支队王云科长担任委员会成员,组成了新的行政执法案件审理委员会;并印发了《佛山市水利局行政执法案件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明确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必须经过案件审理委员会的集体讨论决定,以严格的案件审理流程,促进执法决策规范化。规则出台以来,我局已按照该规则完成了4宗水行政处罚的案件审理工作。
(二)严肃过程记录,倒逼执法流程规范。为促进行政执法过程公开透明、合法规范,今年我局编制了《佛山市水利局水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制度》,以执法案卷制作为抓手,充分利用执法记录仪等技术力量,对程序启动、调查取证、审理决定、文书送达和归档管理等执法全过程进行记录,并购置了一批执法记录仪,在执法中进行全程录音录音录像,客观真实地记录执法工作情况及相关证据,以全面的过程记录,倒逼执法流程规范化。
(三)细化裁量标准,及时更新确保准确。机构改革后,我局转出三防工作、污水处理、给排水管理等职能,执法职能变动较大。为确保执法决定裁量准确,我局及时对行政处罚裁量范围、幅度和标准进行了细化量化修订,形成了《佛山市水利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细化标准》,。修订后的《细化》标准涵盖23部水法律、法规、规章,包含9个部分共140多项的内容,计划于2020年初统一向社会公布,以紧跟法律依据调整的裁量标准,力促执法裁量规范化。
(四)落实执法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我局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行政执法公示要求,常年在市水利局官方网站信息公示栏目对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的信息进行全面公示。今年以来,我局已通过“信用佛山(乐动体育足球 )”系统上传行政许可数据7条、行政处罚数据17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实行阳光办案,以公开、透明的执法,促进执法决定规范化。
(五)开展案卷评查,力促执法质量提升。近年来,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不断深入,对行政执法行为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依照《广东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依法、及时、妥善做好行政执法工作,有效管控工作风险,是对水利部门提出的一个挑战。为加强水行政执法案件能力建设,我局于7月24日对全市水利系统的63宗行政执法案卷开展了一次案卷评查,邀请市司法局执法监督人员和局法律顾问为评查专家,结合各项新标准和新要求,进行全面、客观的点评。以评促学,以学促思,以思促改,推动执法案卷规范化。
在五个核心环节,环环相扣的共同作用下,今年我局的行政执法规范化程度有明显提升,案卷质量可圈可点。今年1-10月,我市水利系统共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共29宗,其中,查处违法运砂案件23宗、水事违建案件3宗、违法堆放案件3宗,全市共没收河砂21390.7立方米,铁腕肃乱,有效打击水事违法行为气焰。
二、抓住关键重点,法治建设稳中求进
依法决策、政务公开、化解矛盾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之一。2019年,我局结合水利工作实际,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做好了《佛山市水利工程质量飞行检测实施办法》重大行政决策等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流程规范,进展顺利。
(一)严格决策程序,确保决策科学民主。重大行政决策的各项程序是保障决策科学、民主、规范的重要保障。今年,我局将《佛山市水利工程质量飞行检测实施办法》纳入了部门重大行政决策目录。为确保决策科学,我局在编制过程中多次向各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水利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收集资料及征询意见,使《办法》更好地与我市水利工作实际衔接。为确保决策民主,我局将该办法在佛山市政府网和本局官网上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未收到公众意见。为确保程序规范,我局严格按照市重大行政决策相关规定,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办法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将办法草案发给部门法律顾问和法制机构进行把关,召开专家评审会对办法进行集中评审,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做好了办法的编制工作。目前,该办法已报送市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
(二)坚持开诚布公,自觉接受双重监督。以构建人民信赖的政府为目标,以公开透明和廉洁高效为导向,我局坚持开诚布公的工作理念,自觉做好政务公开和议案提案答复工作,接受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截至11月22日,我局已通过局门户网站和信息公开目录公开业务信息10条、部门信息19条。全年我局共主办市政协提案1件、协办5件,主办市人大代表建议2件、协办5件,接到公民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来件7件,全部依时完成。
(三)保障渠道畅通,有效化解社会纠纷。为保障社会监督渠道畅通,我局常年在部门网站上主动公开投诉电话等信息,并配备专门人员对市民的来信来访、投诉、建议和咨询进行及时的调查核实和答复处理。2019年,我局共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7件、市民咨询投诉39宗,答复处理及时,市民反映满意,全年未发生行政诉讼等纠纷。
三、完善保障制度,构建法治长效机制
以建设法治水利大局为出发点,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法治工作,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发挥顾问作用、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不断健全和完善水利系统的法治建设长效机制,为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一)领导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方向明确。我局由李永生局长担任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带头推动法治建设工作。在今年年初的党组会议上,局党组专门研究了2019年法治水利建设工作安排,要求以制度建设、推进服务和普法宣传为主线,分阶段、分版块做好推进落实工作,鼓励全局领导干部要上下一心,共筑水利法治大局。
(二)制度建设完善,法治建设有章可循。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机构改革后,我局根据职能划出需要,将原市水务局作为起草单位编制的政府规范性文件《佛山市供用水管理规定》《佛山市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等共6份规范性文件移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经评估,废止了《佛山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和《佛山市水利工程设计技术审查管理暂行办法》两份规范性文件;修订并出台了《佛山市水利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办法》《佛山市水利系统依法分类处理信访投诉清单》等多份制度文件,明确法治建设工作重点,更新规范性文件管理目录,理顺公平竞争审查流程,规范信访投诉处理,通过不断的建章立制,构建水利法治政府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人才科技并举,法治建设成效彰显。为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政府决策中的“参谋”智囊作用,我局在制度文件编制、执法案件法律论证、案卷评查、法律培训、公平竞争审查等方面与部门法律顾问开展了深度合作,确保各项工作既适应实际需要,又符合全面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我局还与法律顾问创新合作模式,研发了一款可供日常查阅工作依据使用的APP软件。该软件内容齐全、功能强大,离网也可使用,联网自动更新,使用三年以来好评如潮,成为水利系统培养学法用法习惯、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工具。
(四)宣传培训到位,法治建设丰富多样。法治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内涵,也是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元素。为做好水利行业的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工作,我局一方面借助节日契机,积极开展普法活动,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学法,提升队伍法律素养。我局每年均通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与“国家宪法日”两个大的节日契机,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水法律知识。今年水日、水周期间,我局联合共青团佛山市委员会、南方日报驻佛山办事处、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和佛山电台,在禅城区南庄镇罗园村以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绿水行动”等活动,凝聚社会亲水爱水节水护水共识。国家宪法日期间,我局以送法下基层为主题,联合南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九江镇政府、海寿小学和佛山日报,组织送法进校园、环岛亲水行等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宪法知识。国家工作人员是普法工作开展的重点对象。为加强学法用法,提升队伍整体法律素养,我局分别于5月和9月举办专题学法培训。第一期培训以规范性文件管理和重大行政决策为主题,邀请市司法局规范性文件审查科负责人梁月莹担任主讲,讲解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相关规定,提升业务能力。第二期培训由我局李永生局长担任主讲,作《使命在肩上,宪法于心中》宪法教育专题讲话,领学宪法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及其赋予国家工作人员的使命担当,提升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抓好顶层设计,法治建设改革创新
在取得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现有的法治政府建设成效与面临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基层法律服务力量有待加强,人员整体法律素养有待提升,执法规范化机制还有待完善等,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法治政府的理念,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立足不断变化的执法环境和形势,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加强队伍执法能力建设。
二是围绕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争取尽早印发新的《佛山市水利工程质量飞行检测实施办法》和《佛山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的管理办法》两份规范性文件,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强化水利行业的监督管理措施。
三是以建设法治水利大局为出发点,在正筹备申报桑园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挖掘历史水文化与法治文化的重要元素,考虑建设水利展览馆,打造我市水利队伍的法治文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