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法制局的大力支持下,把落实中央和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作为水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认真履行法治建设职责,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执法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持续提升依法、文明、高效执法能力,不断提升水务服务民生的质量,为全市水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严格执法规范,提升执法质量
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中之重。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我局结合全市水行政执法实际情况,把文书制作、裁量标准、培训指导、举报奖励、执法监督五个方面作为核心环节,重点发力,紧扣新的执法标准和要求,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执法质量。
(一)完善文书制作,倒逼执法过程规范。对照2017年底印发的《广东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为查缺补漏,我局在原有执法文书的基础上,对水行政执法中涉及到的各类文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订,特别是在行政检查的执法文书中,对现场检查笔录、现场勘验等文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统一了文书格式,明晰了填写要求,通过完善文书内容、文书制作流程,倒逼执法过程进一步规范。在此基础上,我局还针对行政许可决定书,重新梳理了一套字号使用方法,统一启用“佛水许﹝xxxx﹞xx号”“佛水(区代字)许﹝xxxx﹞xx号”字号,通过加强对委托许可案卷的统一管理,督促各区自觉改进文书制作方式,规范行政执法过程。
(二)细化裁量标准,确保裁量合理有据。为建立健全我市水务行业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我局对全市水务部门执行的行政处罚裁量范围、幅度、标准进行了细化量化修订,形成了《佛山市水务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细化标准》,计划于2019年统一向社会公布。此外,我局还针对水务部门涉及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于11月15日以部门规范性文件形式单独印发了《佛山市水务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细化标准》(扬尘污染防治部分),以明确清晰的裁量标准,促进执法规范化。
(三)强化培训指导,巩固依法行政知识。近年来,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不断深入,对行政执法行为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依照《广东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依法、及时、妥善做好行政执法工作,有效管控工作风险,是对水务部门提出的一个挑战。4月25日,我局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出发点,举办了一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依法行政考评)问题解析专题讲座,邀请市法制局执法监督科刘颖科长担任讲座主讲人,领学《广东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有针对性地加强执法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切实提高水务队伍的依法执法能力。为方便大家学法用法,我局还将该标准录入了本部门日常法律查询软件《水行政法律汇编》APP中,确保每一项标准都有据可查,随学随用。
(四)完善举报奖励,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群众举报是发现水事违法线索的一个重要来源。为鼓励公众参与举报违法采砂、运砂行为,我局起草了《佛山市违法采砂运砂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于今年5月22日由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办法》明确对举报违法采砂、运砂行为的举报人给予奖励,发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到打击水事违法行为的行动中来,共同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
(五)加大监督力度,双管齐下加强约束。执法规范化一靠自觉,二靠监督。为加大对水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力度,我局一方面通过案卷评查,自觉查漏补缺,另一方面通过执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案卷评查方面,今年我局共对全市水务系统2018年结案的80份行政执法(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检查)案卷进行了评查打分。通过细致的检查、分析和集体讨论,评查组对水行政执法案卷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整改建议。经整改,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案卷质量和办案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执法公开方面,为贯彻落实《广东省执法信息公示办法(试行)》的各项要求,我局于3月份启动了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信息公开工作,在市水务局官方网站上搭建了信息公示栏目,实现了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的信息公示。11月初,该信息公示成果已通过第三方初步评估。
通过在五个核心环节,环环相扣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局的行政执法规范化程度有明显的提升,在市上半年的案卷评查中获得了案卷全优的成绩。截至目前,我市水务系统共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共79宗,其中,查处违法采砂案件7宗(包括去年遗留1宗)、违法运砂案件15宗、水事违建案件27宗、违法堆放案件11宗(包括去年遗留9宗)、违法排放案件4宗、损毁排水设施案件1宗、违法占用河道案件13宗、违法倾倒淤泥案件1宗,全市共没收河砂17857.1立方米,铁腕肃乱,有效打击水事违法行为气焰。
二、结合工作实际,推进法治建设
科学立法、依法决策、政务公开、化解矛盾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之一。2018年,我局结合水务工作实际,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做好了《佛山市排水管理条例》立法、《佛山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重大行政决策等工作。目前,各项工作程序完备,进展顺利。
(一)服务发展大局,做好排水立法工作。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为加强我市排水管理,保障排水设施安全运行,我局组织起草了《佛山市排水管理条例》。为保证立法质量,我局在编制过程中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广泛征求各单位意见,并对全市排水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确保《条例》的出台既能充分考虑地方实际,又能切实解决现行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目前,该立法事项已通过人大常委会的三审,正在报送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二)严格决策程序,确保决策科学民主。重大行政决策的各项程序是保障决策科学、民主、规范的重要保障。今年,我局将《佛山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纳入了部门重大行政决策目录。为确保决策科学,我局在编制过程中多次向各区和市发改、国土规划、住建、环保、农业等部门收集资料及征询意见,使《规划》更好地与我市现有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方案、规划进行衔接。为确保决策民主,我局将该规划在佛山市政府网和本局官网上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未收到公众意见。为确保程序规范,我局严格按照市重大行政决策相关规定,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规划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将规划草案发给部门法律顾问和法制机构进行把关,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做好了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该规划已报送市政府审议。
(三)坚持开诚布公,自觉接受双重监督。以构建人民信赖的政府为目标,以公开透明和廉洁高效为导向,我局坚持开诚布公的工作理念,自觉做好政务公开和议案提案答复工作,接受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截至12月21日,我局已通过“信用佛山(乐动体育足球 )”系统上传行政许可数据33条、行政处罚数据11条,通过局门户网站和信息公开目录公开全市供水水质月报10期、部门重要信息23条,通过局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311条,通过局官方微博推送原创信息249条。全年我局共主办市政协提案5件、协办5件,主办市人大代表建议2件、协办5件,接到公民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来件4件,全部依时完成。
(四)保障渠道畅通,有效化解社会纠纷。为保障社会监督渠道畅通,我局常年在部门网站上主动公开投诉电话等信息,并配备专门人员对市民的投诉、建议和咨询进行及时的调查核实和答复处理。2018年,我局共处理市民咨询、投诉49宗,答复处理及时,市民反映满意,全年未发生行政诉讼等纠纷。
三、完善保障制度,构建长效机制
以建设法治水务大局为出发点,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法治工作,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发挥顾问作用、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不断健全和完善水务系统的法治建设长效机制,为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一)领导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方向明确。我局由李永生局长担任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带头推动法治建设工作。在今年年初第一次党组会议上,局党组专门研究了2018年法治水务建设工作安排,李永生局长对我市2017年的法治水务建设工作和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布置了2018年深入开展法治建设的工作重点,要求分阶段、分版块做好推进落实工作,鼓励全局领导干部要上下一心,共筑水务法治大局。
(二)规划制度齐备,法治建设有章可循。为完善我局法治建设各项制度,今年我局先后编制了《佛山市水务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等1份规划和《佛山市水务局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佛山市水务局法律顾问管理制度》《佛山市水务局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制度》《佛山市水务局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佛山市水务局关于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指引》等多份制度文件,通过不断的建章立制,构建水务法治政府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智囊团队辅助,法治建设如虎添翼。为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政府决策中的“参谋”智囊作用,我局在制度文件编制、执法案件法律论证、案卷评查、法律培训、公平竞争审查等方面与部门法律顾问开展了深度合作,确保各项工作既适应实际需要,又符合全面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我局还与法律顾问创新合作模式,研发了一款可供日常查阅工作依据使用的APP软件,该软件有苹果、安卓、电脑端三个版本,可实现离网如常使用、联网自动更新的效果,是培养系统内学法用法习惯、提升队伍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工具。
(四)宣传培训到位,法治建设底蕴深厚。法治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内涵,也是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因素。为做好水务行业的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工作,我局一方面借助节日契机,积极开展普法活动,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学法,提升队伍法律素养。
普法方面,我局常年均通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与“国家宪法日”两个大的节日契机,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水法律知识。今年水日、水周期间,我局以“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主题组织开展了节水你我行等活动,凝聚社会爱水节水共识。国家宪法日期间,我局以宪法宣传为主题,在局微信公众号(账号:佛山水务三防)上推出《宪法与你息息相关!尊崇、学习宪法,佛山水务工作将这样做》等文章,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宪法知识。
学法方面,国家工作人员是普法工作开展的重点对象。为加强水务队伍干部学法用法,今年我局分别于3月、9月、11月和12月份邀请武汉大学法学教授和博导王树义教授、市法制局执法监督科刘颖科长和法规科陈泳槟科长、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吴义茂教授、中山大学林景新博士,围绕河长制、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习近平同志的法治理念、宪法修正案与危机应对等主题,举办了五期学法培训,增强水务队伍的法律知识储备,提升业务能力。
四、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改革创新
在取得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局的法治政府建设与面临的高质量发展新任务上还不相适应,基层法治工作力量薄弱,部分人员法律素质和法治思维有待提升,行政决策法制化还不够完善,法治制度落实力度不强等,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践行法治政府的理念,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立足不断变化的执法环境和形势,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加强队伍执法能力建设。
二是着眼实际工作需求,进一步理顺两法衔接机制和流程,提升两法衔接案件的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
三是以建设法治水务大局为出发点,积极探索与法律顾问开展更多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发挥法律顾问在提升队伍法律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