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日,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2号令)正式生效。
我们现推出系列解读,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及国家关于应急预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

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是好预案?
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应急预案须保障权责分配、应急响应、资源调配的有效性。
应急预案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应急预案主要用于明确事前、事中、事后谁来做、做什么、何时做、用什么做。因此,一个好的应急预案必须要满足三个有效性。
第一,权责分配的有效性。
就是要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结合本企业的组织体系,确立最优化的运行机构,即明确需要什么样的应急机构,有哪些人参与,职责又是什么,等等。
第二,应急响应和处置的有效性。
就是要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确定最优化的应急流程和措施,即明确什么时候最该干什么、怎么干,等等。
第三,资源调配的有效性。
就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确定最优化的应急资源调配程序和方法,即明确如何保障资源、如何调集资源等内容。
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不仅关乎预案的质量,也起到完善应急准备的作用。因此,要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就必须做到:基于风险、立足现有;规范程序、全员参与;做实评审、严格把关;演练评估、动态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