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分享至:
地震应急知识
发布单位: 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   发布时间:2008-11-17 13:53
地震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破裂,产生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应急要点:

  1.在平房,应迅速头顶保护物向室外跑,来不及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家具旁。

  2.在楼房,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空间、承重墙根、墙角等易形成三角空间处,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3.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迅速抱头、闭眼,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下躲避,待地震过后有序撤离,切勿乱跑。

  4.在街上,应抱头迅速跑到空旷地蹲下,避开高楼、立交桥,远离高压线。

  5.在郊外,尽量避开山脚、陡崖,防止滚石、滑坡、山崩等。

  6.驾车行驶时,应迅速避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

  地震避险口诀:

  保持镇静勿慌张,切断用电煤气源。

  身在高楼勿近窗,坚固家具好避处。

  检查住所保性命,危楼勿近先离开。

  公共场所要注意,争先恐后最危险。

  震后电梯勿搭乘,楼梯上下要小心。

  听从老师避桌下,顺序离室到空地。

  室外行走避乘车,慎防坠物和电线。

  行车勿慌减车速,注意四方靠边停。

  收听广播防余震,自救互救勿围观。

  避震演练要认真,时时防震最安全。

  7.如果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1)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2)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3)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

  (4)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5)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耐心等待救援,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当听到附近有人活动时,要用砖或硬物敲打墙壁、铁管等,向外界传递信号。

  专家提示:

  w避险时注意近水不近火,靠外墙,不靠内墙。

  w已经脱险的人员,震后不要急于回屋,以防余震。

  w关注政府发布的最新消息,不听信和传播谣言。

 

 

地震应急防护原则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

  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主办单位:佛山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 © 2015  备案号:粤ICP备 05029485号
网站标识码:4406000003  审批服务监督电话:0757-12345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409号

建议使用分辨率 1024*768、IE7以上版本浏览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