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分享至:
门诊医保问题 社保一一解答
发布单位: 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   发布时间:2008-08-06 16:05

门诊医保运行月余,社保部门不断完善制度希望市民更加受惠

 

    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简称“居民门诊”)今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目前已运行月余。其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降低了群众的看病成本,是我市今年要着力办好的十项民生工程之一。广大市民在享受到优惠、便利的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昨日,本报就各区的突出问题采访了社保部门。

  截止到上月底,全市参保人数已经达到222.1万人。该制度运行一个多月以来,根据各区有关部门的监测和数据统计,发现人均处方费用明显下降,报销比例也占到整个药费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如南海区参保人均处方费用39.14元,人均处方报销金额16.93元,报销比例达43.25%。而83.7%的参保人在一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有效地引导了市民“小病到社区”。

  但是,门诊医保作为“新兴事物”,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四区群众普遍反映《药品目录》收纳的药品不够全面,价格普遍便宜,一些医院备药率低,看病时自费药仍然占较大部分。昨日,记者就各区的主要问题对社保部门进行了采访。

  ■禅城:

  《药品目录》备药率偏低

  禅城区的《药品目录》按不同剂型及中西药品收录了药品1030种,主要用于常见病、多发病,如感冒、发烧等。但部分参保人反映,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不需住院的慢性病或精神病等特殊病,药品种类尚欠缺;一些医院《药品目录》的备药率偏低(50%~90%)。

  解决办法:使用代替药品补充《药品目录》。据了解,医院备药率低因为进药渠道单一(政府集中采购),医院没有自主采购权,中标的药品供应商货源缺乏,从而造成药品范围狭窄,保障水平有限。针对这个问题,市、区卫生局正在进行调研,并将采取相应措施,尽量解决药品供应源问题;而部分医院也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使用代替药品补充《药品目录》。

  ■南海:

  数据未完善影响报销

  由于参保数据导入的问题,部分参保人就诊时医院系统不能显示参保信息,或者信息有误,造成居民门诊医保实施初期部分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无法顺利识别身份,参保人反响较大。而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仍然没有实现联网,只能手工收费,造成结算速度慢、效率低。

  解决办法:进一步加快信息系统建设。一方面尽快完善参保人员的信息数据,确保各定点医院现场结算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全面加快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使社区卫生服务站可进行准确快捷的联网结算。

  ■三水:

  《目录》内儿科药品较少

  部分医院和市民反映,儿科的药品纳入报销范围的相对较少,很多是胶囊或是片剂,而儿童容易接受的冲剂或口服液较少;部分医院建议《药品目录》中纳入几种常用的静脉注射的针剂,继续完善《药品目录》。

  解决办法:不断完善药品目录。药品目录运行一段时间,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社保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对药品目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使广大参保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

  ■高明:

  承办医疗机构偏少

  在高明农村,现有的绝大部分卫生所都没有被定为承办医疗机构,看门诊的交通费用远远高于受惠的金额,有的偏远山区的村民花半天时间到十几公里以外的承办医疗机构才能看门诊。

  解决办法:医疗机构下设医疗网点,解决问题。区社保部门了解情况后,立刻联同区卫生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会议进行商议。经区政府同意,以行政区划整合前10个镇(街道)卫生院及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慢病站、计生服务站为承办医疗机构,并要求各承办医疗机构在辖区内下设2-4个医疗网点,有效地解决承办医疗机构与医疗网点偏少,分布不合理的问题。

                                                            来源:佛山日报


解读文件:印发建立佛山市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指导意见的通知



主办单位:佛山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 © 2015  备案号:粤ICP备 05029485号
网站标识码:4406000003  审批服务监督电话:0757-12345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409号

建议使用分辨率 1024*768、IE7以上版本浏览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