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
截止至2014年6月底,全市职工养老(含机关事业单位,下同)、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实际缴费人数分别为227.8万人、224.0万人、210.9万人、217.2万人和210.7万人,养老、医疗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05.9万人和260.4万人。2014年1-6月,职工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13.8亿元,支出97.0亿元,当期结余16.8亿元,期末累计结余492.0亿元。此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29亿元(含财政补贴),支出4.19亿元,结余1.1亿元;居民医保参保人数209.32万人,基金收入14.30亿元,支出8.86亿元,当期结余5.44亿元;均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二)稳步提升社保待遇
1.养老待遇大幅提高。对全市45万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两次进行调整,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2438元。
2.及时调整工伤保险待遇。两次对1-4级工伤伤残津贴标准进行调整,两次调整人均增加357.16元,增幅为17%,调整后的人均伤残津贴为2403.48元。调整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由491300元增加到539100元,增幅为9.7%。此外,与人社局联合制定2014年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体检方案,增加了接触放射性人员的体检项目,体检人数也比上年增加一倍,达到2万人,受到企业的好评。
(三)以提高经办服务能力为抓手,积极推进服务体系优质高效
1.创新养老保险待遇申领资格认证模式。实行社保业务延伸到村居,离退休人员就近办理资格认证;推出便民措施,针对75周岁以上行动不便的离退休人员,采取打电话或微信预约上门、亲属代办等服务的形式进行资格认证;对居住异地的退休人员可通过省协作平台在居住地办理资格认证;对于新农保退休人员则主要通过与公安、民政等数据对碰和村居委申报办理。创新方式的推行,大大方便离退休人员和家属。
2.实现全市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跨区参加门诊医疗。针对本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因参保地与工作地(户籍地、实际居住地)不一致而存在的参加居民门诊医保不便的情况,今年3月上旬,与市人社局、财政局联合制定解决方案并就跨区参加门诊医疗中的相关申报、缴费、资金划拨等问题进行明确规定。本社保年度全市共有47423名职工医疗参保人办理跨区门诊医疗的申报手续,其中生效人数46084人,占职工医疗参保人数的1.77%,共计跨区资金约550万元。
3.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广东省失业保险条例》。为确保新条例于7月1日正式实施,我局周密准备,精心组织,从政策学习培训、系统改造、完善经办规程等方面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失业待遇核发部分系统改造已于7月1日按期上线,实现了各项新增待遇的正常发放;同时利用失业新条例施行的契机,初步实现了与人社信息系统有关失业保险信息的实时数据交换,实现社保、就业失业登记、求职、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信息数据实时交换,有效提高失业保险经办准确性。
4.社会保障卡发卡和应用拓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截止到7月18日,社保卡采集表打印 480.39万张,回收454.44万,已完成制卡436.44万,发卡并激活353.06万万,激活率为80.90%。此外,在社保卡应用方面:一是利用社保卡身份认证功能,在社区、银行等自助设备上实现打印参保缴费证明、查询社保信息和医保个人账户余额等;二是发布社保卡网上查询功能,参保人可在社保网站上查询制卡进度,手机端微信扫描查询也于4月底同步发布;三是出台在我市参保的港澳台居民、华侨及外国人申领社会保障卡的办理办法,解决了这类人员的发卡工作;四是依托社保卡建立市民邮箱平台,7月份起市民邮箱社保个人信息推送正式上线,目前已将5、6月的医疗个账账单顺利推送到市民邮箱;五是建立医疗自助结算体系,利用社保卡实现定点医疗自助结算,目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联调测试工作成功上线,下一步将在全市推广;六是制定了新旧卡余额跨行转账处理办法,并从7月份起要求各合作银行开办跨行转账业务。
5.推进异地联网结算。今年上半年,我局完成了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二院的联网测试工作。至此,与我市实现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已达18家。今年1-5月,医疗保险科与异地定点医疗机构结算7547人次,医疗总费用21252万元。
6.推进工伤保险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工作。继去年在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试行工伤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后,8月起,南海区第三、第四人民医院,三水区人民医院和顺德东华骨伤科医院正式上线,工伤职工出院时只需支付自费部分的住院费用即可出院。这是联系服务群众、着力解决工伤职工“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措施,大大方便了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减轻其垫付费用、来回奔波社保局报销费用之苦,也规范了医院的医疗行为和管理,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的救治。今年下半年还将有8家医陆续上线,明年将在全市的工伤协议医院全面推进这项工作。
7.出台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我市居民医保享受同等财政补助政策。5月中下旬随迁子女参加我市居民医保享受财政补助的政策出台后,我局及时完成操作规程制定、业务系统功能改造,为各区局业务办理以及出盘征收赢得了时间。虽然首年实施时间紧、任务重,受惠人数也不少。截止至2014年7月29日,全市外工就读子女年度申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的共5681人,其中享受财政补贴4234人,自费1447人。
(四)以提高经办管理水平为重点,协调促进管理体制规范有序
1.启动佛山市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的三大目录升级工作。根据省相关文件的要求,加强基础管理精细化工作,启动三大目录升级工作。具体包括三大目录基准库、对应库的建立、医疗待遇支付系统的改造、市内各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适应性调整、三大目录的对应等。
2.开展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根据2014年全省社保经办机构内控监督检查方案的要求,要求各区局对2013年全省内控监督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及2013年以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办理情况进行自查并组织检查;对失业保险业务经办调整完善情况、内控监督检查工作质量考评情况进行内控监督检查,并撰写全市内控监督检查自查情况报告,收集评估评分依据,撰写评估报告,对我局内控监督检查工作质量进行考评。
3.清理行政职权,编制权责清单。根据市的统一安排,4月份组织统筹了市本级所有对外职能的清理,共梳理出行政职权53项,按时按质向市审改办报送了行政职权清单和监管清单。组织开展网上办事工作,对社会服务事项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已完成市本级25个社会服务事项在事项管理系统的录入,已完成区局经办市级统筹第一批34个事项的新增、调整审查,各区局事项信息已公布在网上办事大厅。
4.加强经办业务规范化管理。根据新修订的《广东省失业保险条例》,编写与修订失业保险待遇经办规程、办事指南和系统操作手册等,对失业保险的待遇类别、计算规则和经办业务资料、受理时间、受理表格、限时办结等事项进行梳理调整、补充和完善,进一步规范了失业保险业务经办。完善医管员队伍的管理制度,从招聘与录用、行为规范、人员福利、考核管理、假期管理、轮岗与竞岗、培训、人事劳动关系与监督管理等八个方面做了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从而规范对医管员的管理。
5.完善社保经办服务制度体系。针对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社保经办服务制度体系,不断提升社保经办服务能力和水平,今年我局整理发布了一系列经办服务制度,如《社保服务首问责任制》、《社保经办业务一次性告知制》、《人社大厅社保咨询服务工作制》、《社保工作人员礼仪规范》、《社保服务用语及禁忌用语范例》,并开展“温暖在社保”活动,让广大服务对象实实在在享受到热情快捷高效的服务,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温暖,通过社保窗口传递给广大群众。
(五)加强风险防范管理,保障基金安全科学运行
1.强化医疗机构管理。出台《佛山市大病保险经办业务管理规程》;制定门诊特定病种费用刷卡结算的管理规定及相关功能的调整测试等工作,杜绝冒用、盗用参保人资料开药行为;指导各区配合市人社局开展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年度考核工作,并开展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年度综合检查考评;落实市外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要求,完成市外定点医疗机构协议文本的编写,并提交人社局正式发文。目前已有19家市外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
2.强化基金安全管理。制定《佛山市社会保险基金收付审批制度》,明确我市社保基金实行业务审批与财务审批双线审批制度,有效控制基金风险,保证我市社保基金安全管理;制订《佛山市社保基金财务经办管理规程》,明确收支单据审核、资金申请与划拨、出纳记账与对账、会计记账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对数据流转、单据流转和资金流转这三个紧密相连的环节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从制度上规范财务人员工作行为,使其行为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保障基金安全。
3.强化稽核检查工作。重点加强对我市参保人在市外定点医院就医情况进行检查核实23538人次,经初步的数据核查,发现有145人次的住院医疗费用零星报销数据存有疑问,经进一步核对,有12人次确认为虚假住院资料骗取居民医疗保险待遇;同时对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管理工作开展内控检查,对涉嫌新农保重复领取人员情况进行核实、处理,并按时上报。 (六)全方位多角度推进社保宣传工作
今年是我局第三年连续开展社保集中宣传活动,形式多样,成效良好。一是与电视、电台、报社等多种媒体合作开展大众传播,在做好社保政策调整、新政实施等动态报道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策划专题宣传;与电台合作举办民生社保访谈节目。3月12日起,我局与佛山电台联合举办“兴之所至,民生社保”访谈节目,每周一期,截止到6月25日共播出16期,收到1001个来电咨询,全部来电分别在一周内作出答复,办结率100%。二是开展户外宣传。7月20日,我局联合佛山电视台热线面对面在东方广场举办了“民生社保 情系群众——广东省失业保险新条例实施暨社保法实施三周年宣传活动”,采用“情景剧+社保知识抢答+专家点评”的新颖形式宣传社保新政,普及社保知识。同时,活动现场还设置有各大险种咨询点,社保卡合作银行提供社保卡现场激活等相关业务办理,市民邮箱主办方针对社保个人信息推送功能上线提供现场注册激活服务。本次活动反响热烈,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达到预期宣传效果。此外,我局连续三年与电影放映公司合作,开展送戏下乡进厂活动,在片头片尾插播社保公益宣传内容。三是做好新媒体宣传。2014年上半年,我局官方网站发布信息149条,新浪、腾讯、人民网三个官方微博各发布信息108条。四是与邮政、教育等部门联合在中小学学生和家长中开展“我的中国梦”社保书法绘画等活动,倡导社保意识从娃娃抓起。
(七)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保精神
2月上旬,根据市委实践办有关要求,我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立了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并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做好各环节教育活动,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活动氛围,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习教育,开展局领导体检式学习,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整改台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存在问题
(一)社保法规体系还不健全,要继续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相关社保政策的修订出台。《广东省失业保险条例》7月1日起实施,与其配套实施细则等配套文件未制定落实,影响了业务正常开展,工作比较被动。
(二)社会保障卡应用仍存在不少难题。今年上半年,社保卡发卡和激活数显著增加,但在我市社保卡大批量发行过程中,仍然存在数据积压、银行配帐速度慢、制卡延时、数据丢失等突出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随着社保卡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参保人对社保卡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缩短制卡时间、实现网上实时查询医疗个账等。
(三)近年来社保事业快速发展,管理服务能力不足与日益增长的参保业务的矛盾愈发明显。一是人员编制紧张。随着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项社保民生政策不断扩展,我市各项社保经办业务陆续上线,业务量大幅增长,同时服务对象也急剧增长、管理需求日益精细,工作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专业技术人员更是严重匮乏。二是社保信息系统有待完善。我市社保业务量大,并且还需要与多个政府部门以及银行、两定机构、卡厂等实现联网或数据共享,难免存在数据错漏、不同步,信息安全泄漏等隐患情况,而且优化系统耗时长,从而影响社保事业整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