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分享至:
佛山市2006年社会保险工作情况及2007年初步计划
发布单位:    发布时间:2007-12-19 16:53

佛山市2006年社会保险工作情况及2007年初步计划

 

2006年,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我市各级社保部门以人为本,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不断提升日常业务质量水平的基础上,以一系列前瞻性的探索,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社保体制改革,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目标,构建和谐佛山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主要工作

1、全面实施社会保险市级统筹。我市在2004年实行基础养老金市级统筹的基础上,《佛山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市级统筹的实施方案》于2006623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规定从20067月起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三大险种一步到位全面实施市级统筹,医疗保险分步过渡,到20077月全面实现市级统筹。市级统筹的实施,在社会保险体制方面突破了原有较低层次的区域政策和管理框架,实现了全市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保险待遇和计发及调整办法统一的历史大跨越,增强了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标志着我市社会保险事业有了质的飞跃,迈上历史新台阶。

2、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为妥善解决因各种原因离开单位的原固定职工在企业统筹时间不能确认为视同缴费年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不够规定缴费年限的人员缺乏养老保障、以及因部分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导致职工社保权益受损等问题,我市出台了“补缴社会保险费”、“延后缴费”以及“对参加退休费统筹期间的年限认定为参加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等三份《处理意见》,并于200611开始实施。三份《处理意见》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全市近17万涉及人员的后顾之忧。截止目前,全市已有5.5万名早期离开单位的原固定职工办理了参加退休费统筹年限的认定手续;1.2万多名达到退休年龄不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人员选择一次性补缴到规定年限后,已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另有达到退休年龄不够规定缴费年限的5400多人已办理按月延后缴费;单位主动补缴社保费的有3045人。

3、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06年我市各级社保机构继续按照省政府“对象就是任务”的要求,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后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管理制度,加大外来就业人员参保力度和进一步维护残疾就业人员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加强与地税、工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把好缴费工资申报关,大力开展社会保险稽核工作等措施,努力提高社保覆盖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43万人、137万人、111万人、150万人,比去年年底分别增长6.2%18.2%9.7%8.2%;全市社保基金累计结余95.8亿元;在基金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基金运行安全平稳。

4、加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管理。为加强医疗保险费用管理,减少不合理医疗费用的支出,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我市积极探索完善和定点医院的结算管理办法,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管理,与承保补充医疗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共同成立职工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借助其在监管方面的专业优势,加强对定点医院医疗行为的监管。同时,向省五家三甲医院聘请了76名医学专家组建医保专家库,不定期参与我市对定点医院的检查。为减轻参保人的负担,各区先后制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管理试行办法,由原先特定5种病种扩大到19种,将其门诊医疗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提高了参保人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目前,各区开展享受特定病种门诊参保对象已达13821人。

5、农村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20039月出台《佛山市建立全征土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实施意见》和《佛山市建立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意见》以来,各区纷纷出台了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顺德区、南海区在农医保的基础上扩大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高明、三水也准备在071月把农医保扩大到城镇居民。至2006年底,我市全征土地农村居民52.7万人,符合条件参加全征土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补贴的有39.9万人,已参加7.42万人,已享受补贴4.74万人;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4万人,参保率超过97%

6、及时调整离退休人员待遇。针对企业部分早期退休人员待遇相对偏低的问题,及时出台了《关于提高我市企业部分早期退休人员生活待遇的通知》,及时调整离退休人员待遇,为符合条件的人员提高生活补贴、发放职级补贴,积极推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7、加强和规范基金管理。一是2005年上半年,成立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依法开展基金监督工作,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付、管理和经办业务进行监督。二是规范基金管理,严格按照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编制和上报会计报表,所有财政性资金收支活动均通过零余额帐户实现资金运作,并制定了《佛山市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审批制度》,确保基金专款专用。三是完善和规范领取待遇资格审核制度,细化和完善对医疗机构的管理项目和管理方式,加强失业职工的管理。

8、主动落实和维护参保人员知情权。为落实和维护参保职工社会保险知情权,我们采取多种方式,主动为参保人员提供参保信息。一是在全省率先开通社保手机短信平台,定期免费向参保者发送参保险种、单位和个人缴费情况、缴费基数等参保信息。目前,全市已有60多万人接受此项服务。二是开通佛山社保网上业务系统,方便了用人单位办理参保业务和参保人员查询参保信息。三是与邮政部门合作推出邮寄《佛山市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个人帐户通知单》业务。截止2006年底,已向全市参保人员寄出养老个人帐户帐单120多万份。参保知情权的落实,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对宣传社保、扩大影响和社保扩面以及提高内部管理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9、不断提高业务经办能力。我市按照省社会保险业务建设“旭日工程”活动的统一部署,切实制定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实行条块管理,层级负责制,层层抓落实;建立长效机制,稳步健全和完善业务规范和管理机制,使各项业务经办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以《广东省社会保险业务管理规程》为蓝本,研究制定了我市养老、工伤、失业三个险种的业务管理规程。

10、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我市按照国家劳动保障信息系统“金保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并与市级统筹的推进工作结合起来,加大人力、物力和技术投入,按时实现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省市联网,加快建设市级集中式数据库,努力实现全市范围内数据库结构、业务和应用软件的统一,进一步提高业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劳动者打造一个完整、高效、透明的佛山社保电子服务平台。

11、理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体制。为适应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完善社会保险管理体系,实现全市社保系统“有效管理、高效服务”,从200671新社保年度起,市、区、镇(街道)三级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实行垂直管理。机构垂直管理为提高我市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使市级统筹制度实施更加顺畅和完善,保障更加有力。

二、存在问题

总体而言,我市2006年社保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劳动保障领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要求和期待,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艰巨,面对的任务依然繁重。如面临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压力,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社会保险待遇差距过大;转移社会保险关系还没有有效的办法;社保覆盖面有待于进一步扩大;信息化建设不能适应现有工作格局。此外,全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补贴制度进展缓慢,还需要进一步推动和规范等等。

三、2007年工作计划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富裕和谐佛山建设的重要一年。我们将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险事业加快发展。

一是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贯彻落实国务院38号和省政府96号文件为重点,全面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探索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二是完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统一和完善业务操作规程,全力开展扩面征缴工作,确保各项基金收支平衡。继续推进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建筑行业工伤保险单项优先参保工作,切实做好工伤保险工作。

三是积极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研究制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市统筹方案,确保20077月按计划实现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探索建立门诊医疗社会统筹制度,减轻参保人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研究恢复生育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四是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全征土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补贴制度,重点研究全征土地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逐步提高现有制度的实际保障能力。

五是全面开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建设,提高社保管理水平。

主办单位:佛山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 © 2015  备案号:粤ICP备 05029485号
网站标识码:4406000003  审批服务监督电话:0757-12345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409号

建议使用分辨率 1024*768、IE7以上版本浏览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