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分享至:
谨防涉军微信公众号失泄密
发布单位: 市社保基金管理局   发布时间:2016-10-21 14:39

    微信公众号具有特定用户信息推送、一对一讨论交流等功能,是微信用户获取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目前,微信公众号数量已超过1000万个,这其中,有很多是以军人群体为目标的涉军微信公众号。 

这些公众号宣传军事新闻、传播军事信息、传递军人形象,成为大众了解军队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部队官兵关注的焦点。但是,如此重要的信息宣传窗口,目前却缺乏有效的管理。
一是注册涉军公众号名称缺乏监管,公众号的注册只需要提供身份证、手机号码、个人邮箱等基本信息,注册成功后,可以任意命名,缺乏有效的名称监管程序。二是涉军公众号注册主体身份难以确认,虽然微信有所谓的实名认证程序,但是步骤简单、监管缺失,公众号注册主体身份难以辨明。三是涉军公众号发布信息缺乏审核,内容的真实性等难以保证。

    这些管理上的混乱,必然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给军事秘密安全带来威胁。一方面,敌特分子可以注册涉军公众号,通过发布官兵或家属感兴趣的信息,吸引关注、骗取信任,诱导刺探军事情报,甚至是直接策反,培养间谍。另一方面,军队官方或官兵个人在公众号平台发布的信息如果没有经过保密审查,则很容易造成失泄密,而且微信公众号传播快、覆盖面广、影响大,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范,确保军事秘密安全。一是要深化教育。针对涉军微信公众号组织专题保密教育,采取集中宣讲图册宣传等多种方式,把敌特分子可能通过公众号进行窃密的方法手段讲清楚,把主动保守军事秘密的责任义务讲明白,把发生失泄密问题的严重后果讲到位,让官兵清楚地了解哪些可以在公众号上交流,哪些内容禁止交流,并对涉军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提高警惕,注意防范。二是要甄别真伪。涉军微信公众号名目繁多,注册身份缺乏有效的审查认证程序,是造成当前管理混乱的重要原因。对此,军地各单位应当主动作为,加强监管。一是微信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微信公众号申请程序,如需申请与军队有关的公众号名称,应当出具相关单位的正式文件,否则不予受理;二是军队官方微信公众号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文件或军内刊物等渠道,告知军队各单位,引导官兵主动关注,发挥正面宣传作用;三是职能部门要加强甄别,对关注量较高的涉军微信公众号进行梳理,列出非官方名单告知官兵,加强防范。三是要严控行为。一是建立军地网络安全部门监管机制,对涉军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和官兵在公众号平台上交流的信息加强监管,一旦发现失泄密隐患,立即查封账号、纠出源头、严厉惩处。二是建立官兵使用微信监管机制,明确使用规范,摸清使用底数,掌握官兵思想动态,及时堵上漏洞,发现违规问题从严处理。三是建立保密审查机制,重点针对军队官方注册的微信公众号,明确保密审查责任,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保密审查程序,确保发布信息切实脱密。

 

 

原载《保密工作》2016年第3期,作者:徐广磊

 



主办单位:佛山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 © 2015  备案号:粤ICP备 05029485号
网站标识码:4406000003  审批服务监督电话:0757-12345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409号

建议使用分辨率 1024*768、IE7以上版本浏览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