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打官司系列之起诉篇

发布时间:2009-07-08 10:08 来源:司法局 【字体:

 

● 打官司的第一步——起诉

起诉,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告状。当事人的起诉并不必然引起诉讼程序的开始,法院对于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则裁定不予受理。那么什么才是符合条件的起诉呢?

  首先,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比如说:您父亲的私房长期被他人租住,而您结婚急需住房,于是您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到法院,要求对方腾房。法院就不会受理,因为,您不是房产的所有人,不符合作当事人的条件。作为当事人,应该符合以下特征:

  (1) 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

  (2) 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其次,起诉必须有明确的被告。"明确的被告"是指:一是被告的基本情况要清楚,如公民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住址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要明确、具体。二是起诉对象要实际存在,已死亡的公民或已注销的法人不能作为当事人。

   再次,起诉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另外,必须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一般民事案件要到被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此外,还有特殊地域管辖或专属管辖,具体内容可以参阅民诉法第24条至33条。这是以诉讼标的所在地、法律事实所在地为标准所确定的管辖。当事人还可以依照法定条件,通过书面方式协议约定管辖法院,但不得违反法律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 起诉要会写诉状

  打官司首先得有诉状。写诉状在很多老百姓眼里是很难、很高深的一件事,其实,只要了解起诉状应包含的内容和书写格式,自己也可以写起诉状。

  起诉状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当事人的自然情况、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地。具体的格式,您可直接向人民法院领取《民事诉状》,按照印制好的格式填写。这里,我们告诉您一些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1、当事人的自然情况要准确、具体。自然情况包括: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工作单位、住所地;法人的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其中自然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应与身份证、营业执照一致。当事人的住所地要准确、详细,要具体到门牌号。

  2、在起诉状中要列明案由。案由通俗地说就是打的是什么官司。比如:您打的是离婚官司,案由就写离婚纠纷。

3、在诉讼请求部分,您要写明请求法院解决什么问题,要具体明确,比如:请求离婚、履行合同,要求赔偿等。有几项诉讼请求的,要一一列出。

  4、在事实部分,要明确写清双方纠纷的原因、经过、现状等。在理由部分,要针对事实,依据法律,分清是非曲直。

  5、要注明致送法院的名称,比如到禅城区人民法院起诉,应写明"致禅城区人民法院"

  6、在起诉状的末尾,还要写清时间。自然人当事人要由本人签字,法人当事人要由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法人单位的公章。

 

如何提起民事上诉?

 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您必须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如果在法定期限内,双方当事人都没有提出上诉,那么,一审裁判即发生法律效力。

上诉必须缴纳上诉费。在递交上诉状的次日起7 日内,您必须到指定银行交纳诉讼费用。如果交费确实有困难的,可以申请缓、减、免交。当事人逾期未交纳诉讼费用,又未申请缓、减、免交,或者虽然申请但未获法院批准,仍不交纳诉讼费的,按撤回上诉处理。

一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依据法定上诉条件进行审查。上诉状内容如有缺陷,法院会要求当事人限期补正;上诉状内容如无缺陷,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上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逾期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一审法院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证据及诉讼交费凭证,报送二审法院。二审法院经过审查,如果认为上诉符合法定条件,即应予以受理。

● 打官司诉讼时效的计算

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的权利,即丧失胜诉权。诉讼时效期间分为三种:

(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2)特别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3)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20年。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执行——打官司的"最后一道工序"

执行又称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运用国家强制力,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强制负有义务的当事人履行义务的行为。如果对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拒不履行义务,您就要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

如何申请执行呢?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如果您向法院申请执行,您应该准备好下列文件:

1、申请执行书;2、作为执行根据的生效法律文书;3、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4、继承人或者权利承受人申请执行的,应当交继承或者承受权利的证明文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