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五五”普法中期检查 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呈现“四有”特点
7月21-24日,由市人大常委会黄建丰副主任担任组长的“五五”普法中期检查组,对全市5区、市直部分单位“五五”普法三年以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由市委依法治市办、市人大法工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政法委、市普法办及其他市普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组成,特邀了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参加。检查分为听取汇报、现场检查、总结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检查组对我市普法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对普法工作认识到位,工作扎实有效,普法活动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了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大普法”格局。
一、领导重视,法制宣传活动保障有力度
全市“五五”普法启动后,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都非常重视,亲自过问,全市普法工作网络建设到位,市、各机关单位、镇、村、企业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普法工作机构网络。各地各部门及时制定出台了“五五”普法规划,并通过电视、电台、报纸大力宣传,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启动氛围。市普法办分别举办了普法骨干和普法联络员培训班,使全市普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目前,全市有各级普法将师团成员261名,普法联络员880名。禅城区区直各单位、各村(居)委均成立了普法领导机构,强化对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建立了普法联络员、“五五”普法讲师团、法制副校长、普法先锋队等4支共380多人的法制宣传教育骨干队伍。三水区共有专兼职普法人员1450人,成立了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队伍,各镇(街道、经济区)、村(居)委会也建立了普法宣讲员队伍。2006年以来,全市各级普法部门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对全市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与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宣传,派发法制书籍和各类宣传资料近1187.9万份,上法制课(举行法制培训)4354次,举办法律咨询3106场,制作媒体专栏、专题节目60251期,市、区、镇(街道)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先后投入普法经费达1970万元。
二、多措并举,法制宣传活动有深度
“法律六进”活动是“五五”普法工作的主要形式和载体。市普法办先后出台了相应的工作意见,对“法律六进”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了“法律进企业”和“法律进村镇”宣传月专题活动。各地各部门均按照市的要求,通过建立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进的方式开展工作。禅城区制订了领导干部的年度学法培训工作计划,规定学法内容,并编印干部学法读本作为各级干部指定的学法资料,每年组织全区领导干部学法讲座两次以上,举办了区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班,统一试题、统一时间进行干部学法考试等。南海区分别在八个镇(街道)举办了“职工权益论坛”活动,通过讲座、咨询、问答等形式为职工释疑解惑。顺德区对十个镇(街)1900多名村(居)干部、工作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的培训,并开展“明白说法进万家”活动,深入每个村开展普法宣传。我市各职能部门都能按照《广东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的规定,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对内积极抓好本部门领导和公职人员的学法用法,坚持依法行政;对外积极抓好与本部门职责有关专业法的社会宣传。如教育局以学校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保障“计划、师资、课时、教材”的四落实,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法制教育模式,积极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人事编制系统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利用系统内部8家网站资源,紧抓全市机关工作人员培训时机,开展一系列普法宣传;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在《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重要法律出台前后,运用培训、讲座、咨询会等方式大力开展新法的普及宣传,保障新法的顺利实施;妇联、物价、税务、工商、安全生产、科技、环保等部门,也均以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各项专业法的法制宣传活动,促进了依法行政。
三、形式多样,法制宣传活动有创新
各地通过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制作专栏和专题节目,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精心策划,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普法宣传,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和广泛性。针对不同对象,市普法办先后组织编印了《普法论文汇编》、《法律进企业—劳动合同法知识读本》、《法律进村镇—农村实用法律知识读本》、《法律进社区—常用法律知识读本》、《法律进校园—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读本》等“五五”普法系列读本10多万册,各类普法宣传单张600多万份,还制作了几万份普法扑克、雨伞、纸袋等日常生活宣传用品,在举办的各类普法活动现场广泛派发,受到群众的欢迎。顺德区开展“五项普法活动”,即组建一支20人的普法高级讲师团、建立一支100人的普法宣讲团队伍、举办1000场法制讲座、评选10000户“学法守法诚信家庭”、培训100000名“法律明白人”,对佛山电台顺德分台《明白说法》进行改版,开辟了《珠江商报》“知法守法,共建和谐”普法专版,开办了《生活与法》电视普法栏目等;禅城、高明区开通普法网开展网络普法;南海区先后组织开展了“和谐南海、与法同行”法律知识巡回讲座活动,举办农村法制宣传专题片制作比赛,举办法制邮简、手机短信法律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在珠江时报开辟法制专栏等。先后组织编印各类法律知识读本20多万册。此外,“五五”普法以来,市与五区普法办形成每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的工作机制,分享工作体会,研究部署每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分工协作,共享普法资源和成果,促进了普法工作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下取得更大的成效。
四、重心下沉,法制宣传活动有实效
“五五”普法以来,各级普法部门改变以往“就普法而普法”的做法,突出普法主体意识,突出法律服务意识,根据群众的需求进行普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人群对法律需求的特点进行普法,群众需要什么法,点什么法,就送什么法,宣传什么法。各镇(街)、村(居)对自身的普法尤为重视,均结合上级中心工作和自身特点,运用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主动将法制宣传工作落到实处。针对农村工作中难点、热点问题,各地深入推进法律进社区工作,设立法律课室、成立普法宣讲组、聘请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开展法制论坛、搞好法制教育宣传长廊,扎实有效开展一系列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活动,提高了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增强了社区群众的法制观念。在全市271社区居委会中建立法制宣传栏945个,组织律师所与74个社区开展共建挂钩活动。同时,市普法办多次到南海区夏西村、下北村、高明区仙村等基层开展普法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禅城区张槎街道、石湾镇分别组织了“学法、用法、守法,从我做起”的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系列活动,为辖区内的部分私营企业管理人员上“预防经济犯罪”法制教育课;高明区中山社区、仙村等村(居)建立了20多个法律图书角,普遍成立了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法制宣传队伍;南海区狮山镇在官窑办事处的红星、沙头、吴屋三个村委会举办以农村家庭为单位的农村家庭法律知识竞赛活动;顺德区大良街道2006年以来共组织青少年普法展播63场次,受教育的未成年人数达62675人次,有效激发了青少年的学法热情等。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黄建丰担任检查组组长带队检查
检查组实地考察广东雪莱特光电公司普法情况
检查组翻阅普法台帐
检查组听取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