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镇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出实效

发布时间:2015-11-24 10:59 来源:市司法局 【字体:

  今年以来,在市、区两级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大框架下,丹灶司法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狠抓丹灶镇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为建设平安法治丹灶保驾护航。

  一、争取领导支持,奠定工作基础。为推动落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丹灶司法所于年初以牵头单位的身份,主动争取镇委镇政府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印发丹灶镇《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实施方案》,组建成立丹灶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铺开我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构建工作;召集各村(居)党组织书记召开工作会议,重点强调“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实体平台”,提高村(居)认识,明确村(居)任务,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落实硬件配置,全面铺开平台建设。丹灶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于4月份建设完成,全面指导全镇各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工作的开展。为探索适合丹灶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构建模式,选取良登村、西岸村作为试点,启动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站创建工作;随后,6月底,全镇24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站以与村(居)综治中心、行政服务中心、调解室、党联室相互融合的不同模式全部挂牌成立,实现“三个到位”;所有公共法律服务站配置高清电视机及高清机顶盒,用于收看佛山市公共法律服务电视网络平台咨询。全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铺开。

  三、发挥专业所长,推动基层法治提升。一是发挥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作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全程参与到丹灶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确权工作中,为镇城乡统筹局及村居审查股份章程、提供法律意见,从而为股权确权工作的顺利开展扫除法律障碍,确保丹灶镇股权确权工作依法依规推进。二是发挥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站作用,引导律师参与到直联驻点工作中,解答群众法律问题,宣传法律法规,协助解决直联工作中接收到的群众诉求,典型案例有:发挥公共法律服务站作用,整合直联驻点团队和律师法律援助资源,化解扰攘近2年的良登村未成年儿童何某因父母离异、父亲一方强占属于何某的分红款而产生的分红款追讨纠纷,预防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洪映辉律师通过提供法律援助的方式,承办东联某塑料厂工人刘某工伤补偿纠纷案件,在双方对赔偿金额异议差距巨大、对刘某有利的证据薄弱的情况下,成功为弱势群众争取到29万元的补偿款等。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站推动基层法治效应明显。(南海区司法局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