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率先打造新时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
在市司法局指导支持下,经9个月的调研论证和征求意见,南海区近日率先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意见》及4个配套文件;并于6月28日召开了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新时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一、突出前瞻性,紧紧围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近年来,南海区社会经济、农村集体经济高速发展,矛盾纠纷更加复杂多元。一些矛盾纠纷在萌芽时未能得到及时化解或处置不当演变为重大疑难案件或群体性事件,其调处化解工作牵扯了党委、政府大量的精力,花费了巨大的成本。鉴此,南海区司法局主动作为,向区委区政府和市司法局请示汇报,争取重视和支持;请进来、走出去、下基层相结合,多方调研商讨、多次征求意见,起草了《关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意见》,经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印发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对南海区今后一段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对上级有关要求作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富有创新性的措施和办法,充分贯彻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是从南海实际出发推进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也是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的创新举措。
二、突出联动性,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
《意见》明确成立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任组长,成员为各镇街分管副书记、区相关职能部门分管领导;区委政法委具体负责统筹、协调、督办,区司法行政、法院、公安、信访、人社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协同推进。一是强化横向部门联动。在区司法局成立调解指导中心,统筹指导全区各部门(战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首调负责制、调处联动机制、告知制度和依法治访四项机制,实现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功能整合,并将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准确分流,依法分类处理。二是强化纵向区镇联动。坚持分级负责,明确镇(街道)、村(居)属地管理职责。在区司法局成立调解指导中心的基础上,各镇街司法所成立调解中心,上下对接。建立全区矛盾纠纷调解统一受理平台,各镇(街道)、各部门(战线)调解力量资源链接统一受理平台,为群众提供预约调解等便利。三是强化部门+社会联动。鼓励矛盾纠纷易发多发行业和领域建立健全专业调解组织,扶持第三方调解组织建设;引入专业人才,成立区、镇两级调解专家库;鼓励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为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提供多元服务。
三、突出实操性,切实对各项工作予以明确规范和保障
意见分别从平台共建、信息共享、矛盾共治三个方面,对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路径、措施、机制进行了具体规定;并制定工作责任清单,明确了部门、镇街、村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把矛盾多元化解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规定由区、镇街的财政来保障经费,并对各项具体工作的经费预算编制、经费补贴予以明确。由区司法局、财政局、民政局单独或联合印发了《南海区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以案定补”实施办法》《南海区扶持社会第三方调解组织发展试行办法》《南海区个人调解工作室管理试行办法》《南海区调解员和调解专家管理办法》4个配套文件,以确保从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