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我劝市长:别提铁腕要说依法
羊城晚报记者 黄晓晴
去年11月,佛山市政府决定聘任杨小菁等7名资深律师作为市长法律顾问。为市长、副市长配备“一对一”法律顾问,佛山这种做法在省内属于首创。
一年已过,市长法律顾问制度有何成效?法律顾问们自我感觉如何?
30日,佛山市法制局组织各位法律顾问开了总结会,在充分肯定市长法律顾问制度的做法的同时,会上也有人觉得施展拳脚的机会有点少,有人则抱怨激励机制不给力。
并非闲差 连夜加班审查“40条”
去年11月,佛山市7名资深律师与佛山市长以及6位副市长“一对一”搭配,改原来的“集体顾问”为“贴身服务”。 7位律师中不少人此前已经是佛山市法制局法律顾问室的一员,但是成为市长法律顾问仍然让他们备感激动。时任佛山代市长的鲁毅在聘任仪式上说,市长们专门聘请法律顾问,发挥法律智库作用,有利于促进依法、民主、科学决策,共同推进佛山法治政府建设。“其实为市长配备法律顾问这一想法就是鲁毅市长提出的。”佛山市法制局法规科相关工作人员透露。
佛山法制局副局长曾建新介绍,过去一年,7位市长法律顾问要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当好法律参谋助手,破解社会发展和管理难题。
“我一共列席参加了3次由常务副市长黄志豪主持的会议并发表法律意见,出具了两份法律意见书,例如在一次针对安全生产专题的会议上,就省里出台的《安全生产责任实施办法》,市政府怎么来推动,在法律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另外,就是29日印发的《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促进创业创新》的40条工作措施,我们对其进行了法律审查,看有无跟上位法相抵触,并对个别条款提出修改意见,我看29日的最终版本里采纳了我们不少的意见。”广东通法正承律师事务所主任钟坚说。
佛山市法制局法规科副科长刘斯华介绍,针对扶持民企的40条的法律审查,完全体现了市长法律顾问的作用。“我们与钟坚律师带领的团队一起在短短的1天时间,把涉及的120多部中央、省的法律文件全部逐条逐字查阅。”刘斯华说,他们在上周三中午12时接到任务,包括市长法律顾问及他的团队成员一起与法制局法规科工作人员加班至深夜才完成。
微信沟通 提出建议基本都被采纳
担任鲁毅市长法律顾问一年,曹建宇则说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为市长服务好,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促进佛山市法治政府的建设。
“我们互换了联系方式,加了微信”,曹建宇说,微信是他和鲁毅市长日常交流沟通最重要的方式。“鲁市长经常会就某一方面的法律问题向我咨询,我也会将我的一些看法建议发给他。”他说,一些重大的、紧急的任务鲁毅会通过秘书与他联系。在2015年佛山两会前夕,鲁毅专门将政府工作报告转发给他,让他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我花了两三天的时间,提出了十多条在法律表述上存在问题的意见。”曹建宇介绍,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公布,他的建议基本都被采纳。“譬如之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铁腕整治’,我建议用‘依法整治’,这种改变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同时,曹建宇律师代理了部分行政诉讼案件。不过,他说,目前他们正处于磨合期。
佛山市法制局统计,过去一年时间里,7位市长法律顾问共计完成市领导交办的法务32件,参加会议40余次,提供法律文书13份。
市长法律顾问的任期是一年。目前,佛山市法制局正在选任第二批市长法律顾问。刘斯华透露,多位市领导表明要留用原来的法律顾问。“这也说明,市领导对法律顾问们的工作是满意的。”刘斯华说。
也讲回报 做事“不能光靠政治觉悟”
29日,为了更好地服务法治政府建设,市长法律顾问们也提出了一些现实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其中,激励机制不给力的问题反映较为集中。据悉,目前每位市长法律顾问每年得到的补贴是2万元,如果有额外的诉讼则可以收取专项费用。佛山市法制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并没有哪位市长法律顾问因额外的诉讼收取了专项费用。“也有一些律师提出要做专项,但是因为费用要从财政资金里出,我们在做财政预算时很难预测到未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因而很难做出具体事务的专项预算。”
报酬微乎其微,有法律顾问笑称:“虽然不差钱,但是要长久为政府服务也不能光靠政治觉悟,制度保障也是必需的。”对此,有法律顾问建议今后建立一套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的有效机制,也有法律顾问建议参照香港、澳门的做法,采取按小时计费的方式来购买市长法律顾问的法律服务。
佛山市法制局上述工作人员透露,法制局的设想是设立一个专项基金,以后遇到重大事务,可以从专项基金里安排经费给予市长法律顾问适当的回报。
另外,有市长法律顾问说:“虽然我们也参与到一些政府决策的过程中,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意见,但一年中提供法律服务的次数只有几次,我自己都觉得对不起市长法律顾问这份工作,希望今后让我们参与到更多的政府事务中。”
(摘自羊城晚报2015年12月31日A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