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凋落它也会慢慢复活”

发布时间:2014-12-29 09:40 来源:市司法局 【字体:

佛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特殊园丁”

唱响人文矫治“好声音” 

 

李春强 文/图

民警指导戒毒人员进行技能实操

  “请你把爱心灌溉枯萎的花朵,哪怕是即将凋落它也会慢慢复活;请你把爱心留给需要爱心的人,因为那不幸的人需要你给他寄托……”

  这是曾经热播的连续剧《爱心》的主题曲。佛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佛山市强戒所)有一群“特殊园丁”却在默默地诠释着词曲的内涵。

  A “这个冬天不太冷”

  冬天快到了,在每个大队的顶楼和学员宿舍,不停的传出敲打声、钻洞声……那是所里为我们每个戒毒学员宿舍安装电视机和空气能热水器。想想:在强戒所的高墙内,寒冷的冬天,晚上冲个热水澡,然后躺在床上看电视节目……美吧!呵呵!”这是佛山市强戒所四大队戒毒学员赵忠云的戒治心得《这个冬天不太冷》一文的开篇语。

  赵忠云说:“在这洗热水澡,就如一股暖流温暖在身上,我的心也热乎乎的。前天,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家里人也放心了,让我一定要听民警的话,好好戒毒,早日回归社会。”

  佛山市强戒所今年投入了200万元,分别在3座戒毒学员宿舍天台安装了空气能热泵和太阳能加热设备,保障了全所1000多名戒毒学员的使用需求。

  B “这里戒毒我放心”

  “以前只听说高墙内的环境又黑又潮又乱,住的是没有窗户的房子,没想到这里面比我家都好。你们戒毒方法科学,管理规范,环境整洁优美,食堂又宽又干净,吃饭还有桌子、喝水还有冷热直饮水,特别是宿舍还带厕所,还有热水洗澡……这里的戒毒条件那么好!自己的亲人在这里戒毒,我们很放心!”一位应邀参加佛山市强戒所开放日戒毐宣传教育活动的戒毒学员家属对陪同民警如是说。

  家属们先后参观了该所学员医务所、图书室、演播室、心理辅导室、活动室、宿舍、饭堂等戒治生活场所。当看到低剂量数字化医用诊断射线机、LED电子显示屏,戒毒信条、孝道文化墙、矫治格言等设施先进的医疗、心理和教学设施,明亮宽敞的教室、宿舍,折叠得像豆腐块般方正的被褥,整齐划一的洗刷洁具……家属们身临其境,细心考察,并和陪同民警及相关人员面对面交流对话,一个个露出满意的笑容。参观饭堂时,一位戒毒学员的母亲看着桌上的焖鱼午餐,感慨地说:“想不到戒毒学员伙食这么好,我以前还一直担心儿子吃不饱哩,现在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C “法律援助暖人心”

  “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的帮助,不知道我们要什么时候才能拿到钱,说不定还因一时冲动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法律援助如同一场及时雨,让三大队戒毒学员罗锦泉的妻子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在该所教育科的协调下,她如愿地领到了丈夫被拖欠的工资款10600元。“谢谢!谢谢戒毒所民警帮我拿回了被拖欠的工资!”拿到钱后的罗锦泉的妻子一脸喜悦。

  原来戒毒学员罗锦泉,入所前在南海区西樵山镇某布染厂打工。入所后,罗某诉称该工厂拖欠其2个月工资10600元,曾委托其妻子与厂方多次协调未果,双方产生了纠纷。罗某为此整日郁闷、消沉、沮丧,甚至一度产生逃跑出去暴力追讨的念头。该所民警了解情况后,一方面及时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安抚其情绪,引导他通过正当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所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及时受理法律援助,通过调查取证,与当地劳动部门及该工厂老板协调,确认基本事实。结果,厂方将拖欠的工资10600元如数归还到戒毒学员罗锦泉妻子的手上。

  D “技能培训树信心”

  “没想到,我在这里不仅戒掉了毒瘾,还学会了电工维修技术,出所后我一定要找份工作,过正常人的生活。”佛山市强戒所一大队戒毒学员邓某感慨,自己第一次戒毒重返社会后,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无法找到稳定的工作,导致又重新踏上吸毒之路。

  近年来,佛山市强戒所与佛山市现代商贸技工学校联合办学,为戒毒学员开展维修电工技能培训。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戒毒学员,每人可享受一次政府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今年举办三期培训班,参训学员430人。首期135名戒毒学员参加理论和实操考核,有126人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获证率为93.3%。戒毒学员李某在通过考核后说:“我出去后将利用学到的一技之长就业谋生,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再也不会去碰毒品了。”

  E “迷途者的启明灯”

  “过去,我们仿佛是黑夜中找不到光明的迷路人,今天,你们的到来如迷途者的启明灯,我们就像行走在沙漠的旅人发现绿洲一样,那种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也只有你们,能进入到我们内心深处,碰触那些不敢触摸的痛,有勇气直面过去”。“过去,我们永远生活在社会的角落,没有人关心、没有人理会,我们好像是一股混浊的空气,到处散发着霉味让人恶心。今天,是你——余老师!是你使我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是你点燃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生活之火去驱散毒魔,让我们在人生的转折点上找到了一个新的目标。”

  “我把你的信读了很多遍,从你的字句之间,我能看到你的真诚和重提往事的勇气……在我眼前,呈现这样一幅画面:前方的路被迷雾笼罩,让你看不清楚,你摸索着前行,不想回头走过去的路,因为过去路上的一段经历给你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痛,你立志要向前走,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艰难,充满着各种挑战……”这是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与佛山市强戒所合作的“综合干预对降低吸毒人员复吸率研究项目”课题组研究员余诗诗老师与心理辅导小组学员之间的书信(已征得双方同意公开)摘录。

  让戒毒学员从心理上变得强大,对生活重新充满信心和勇气,才能从根本上保持操守。目前,佛山市强戒所已建立三级心理辅导咨询治疗机制,已取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民警11名,二级资格2名;同时该所把向社会借脑引智作为提高民警心理咨询技能、提高戒毒学员心理矫治效果的重要途径。“戒毒从心开始”备受戒毒学员青睐,而所、校、社会专业机构合作的心理矫治模式,既能有效缓解场所咨询警力不足的压力,又能弥补民警咨询业务不够专、技能不够强的缺陷,更可避开民警管教与咨询师“双重身份”对咨询效果的影响。无疑,这也是戒毒场所戒治手段探索和发展的方向。

  F “疾病无情人有情”

  今年3月7日,在省司法警官医院,佛山市强戒所一大队戒毒学员梁福习的妻子叶某拉着管教民警的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一句话:“我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们,是你们挽救了我的丈夫,挽救了我的家庭。”

  “疾病缠身的我得到这次接受救助的机会实在很感动,我真是不敢相信我一个戴罪之身,居然还能得到社会的谅解,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戒毒学员梁福习还躺在病床上,眼里泛着点点泪光,不停向随行民警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而一旁的民警则轻轻拍着他的肩膀,示意他好好休息。

  原来戒毒学员梁福习,在被强制隔离戒毒前因打架斗殴导致右脚跟腱断裂。入所后,他脚后跟跟腱所在的部位疼痛,瘀斑,肿胀,按之有空虚感,足不能趾屈。经该所医生治疗,病情有所缓解,但由于医务所设备和医疗条件有限,始终无法根治,使他的疼痛经常发生。如果任由病情继续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造成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佛山市强戒所本着“以人为本矫治人”的宗旨以及“倾注一份爱,拯救一个人,挽救一个家,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的原则,最终,该所决定将梁福习送往省司法警官医院接受治疗。

  “当时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戒毒学员竟然会让民警这么重视。”梁福习说,“连亲人都早已不管我的死活,没想到戒毒所民警却时刻陪在我身边。我一定要戒除毒瘾,好好生活下去!”

  经过两个月的住院治疗和调养,梁福习已基本康复,所里又专门安排人员接他出院,这才出现了上面所述的一幕。

  通 言

  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应先从关心入手。戒毒人员是“病人、毒品受害者、违法者”,这三重身份表明,他们是社会的弱势人群,需要强烈的人文关怀。从法律角度来看,作为《禁毒法》规定的四种戒毒措施之一,与社区戒毒、医疗戒毒、康复戒毒相比,强制隔离戒毒虽然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严厉性,但这种措施本身却包含着国家对吸毒成瘾公民的人文关怀,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帮助吸毒者戒除毒瘾,摆脱毒品造成的痛苦。这种措施是针对任何吸毒成瘾且其他戒毒措施难以有效戒毒的吸毒人员的一种戒毒措施,它不是简单的收治看管,强制隔离,而是强制隔离之外辅之以教育、治疗、行为矫治等多种方法并用的综合性戒毒措施。因而,吸毒成瘾人员的康复治疗需要一个宽容的生存环境。在教育实践中,佛山市强戒所由佛山市劳教所转型以来,认真履行戒毒法定职能,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科学文明的戒毒矫治工作模式,规范执法与人文矫治并驾齐驱,在依法严格管理的同时,用爱心去呵护、用科学去矫治、用真情去感化,充分尊重戒毒人员的人格,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时时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