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援律师释法明理促调解 力助农民工年前成功讨薪
1月13日,勒流街道某家具公司的农民工“历尽艰辛”收到工资后,向代理案件的法援律师发来感谢信息,一宗23名农民工被拖欠一年多工资的群体性劳资纠纷案件,经法援律师释法明理促成调解,以农民工及时讨回“血汗钱”划上了圆满句号。
2019年4月开始,勒流街道某家具制造有限公司以各种理由不按时足额支付员工工资,截至2020年11月1日止,公司已拖欠李某某等23名员工大约20多万元工资。员工多次讨要无果,无奈之下,于2020年10月申请法律援助,勒流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受理后,顺德区法律援助处指派该处副主任李崇杰律师与广东顺迪律师事务所的覃晓林律师共同办理此案。
接案后了解到该家具公司员工都是农民工,对公司拖欠“血汗钱”的行为异常缴动,法援律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员工避免采取过激手段,引导他们依法理性维权,并收集农民工的诉求和证据材料,及时提出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员工需要提起民事诉讼)。同时,法援律师积极联系公司进行沟通磋商。公司认为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经营困难而拖欠工资,不存在恶意欠薪的情况,不同意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深入调查,法援律师还了解到该公司受疫情及经营不善的影响,现已负债累累,陷入破产危机,甚至可能面临公司资产经法院强制执行后仍无法足额清偿劳动报酬的可能。考虑到上述因素,尽快讨回工资,并争取适当经济补偿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最优方案。经过反复磋商,公司最终同意调解,承诺于2020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支付所拖欠的农民工的工资,若未能如期支付的,从2021年1月1日起按银行年利率6%向各员工支付逾期违约金,直至全部清偿之日止,并且员工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承办律师将协商意见告知农民工时,有个别农民工因公司老板多次承诺支付工资但都没兑现,基于对公司老板的不信任而反对调解,调解陷入了僵局。对此,法援律师连续多日通过短信、微信、电话形式与农民工进行沟通、解释,让农民工了解涉事各方目前的现实情况,明白选择不同处理方式的利弊,调解不仅能保障基本权益,也能避免仲裁、诉讼和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可以帮助他们在春节前尽快拿到被拖欠的工资。经过半个月积极引导,全体农民工接受了调解,法援律师代理农民工与公司达成调解协议,顺德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顺德区人民法院分别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调解书》《民事调解书》。2021年1月13日,该宗群体性劳动争议纠纷案件23名农民工全部收到了工资。
当时正值岁末年终,是农民工欠薪纠纷易发多发时期,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不仅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而且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本案的承办律师从实际情况出发,耐心地开展了释法明理、沟通说服等一系列工作,将农民工成功地引导到依法维权的轨道,并通过调解解决了纠纷。本案充分展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防止矛盾升级转化,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020年,区法律援助处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为外来农民工依法维权开通“绿色通道”,共办理农民工追讨欠薪案件281件,受援农民工达2100人次,为农民工追回1579.66万元工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