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新监管 远程会见新保障
为有效缓解疫情防控期间律师会见供需矛盾,提升看守所和律师会见效率,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落到实处,在佛山市司法局、佛山市公安局和佛山市律师协会的关心和指导下,佛山市南海区司法局联合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经过多方走访调研和深入论证,克服工期短、调试复杂等系列困难,最终建成集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于一体的律师远程会见中心(南海)。1月26日,亮点频闪的佛山市律师远程会见中心(南海)正式揭牌启用(以下简称律师远程会见中心)。佛山市律师远程会见中心(南海)项目的亮点是:
一、省市区高度重视,项目建设高规格
为推进“佛山市律师远程会见中心(南海)”项目顺利建成投用,佛山市南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为本项目免费提供了一个面积近500平方米的场地作为远程会见中心场所,落实了50万启动资金,迅速开通建设“绿色通道”,使项目在两周内完成了财政和信息化立项等重大工作。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和市司法局、市公安局为律师远程会见系统中的身份核验、网络对接等信息技术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市律师协会还专门指派了一名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建设,为项目顺利建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经过近两个月的多方努力,会见中心顺利完成所有建设和运行调试任务。会见中心设立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新四路7号五楼,地处沥桂片区核心地段,紧临桂城地铁站和区公安分局和区检察院,交通便利。场所内建有会见室22间,设有身份核验区、等候休息区、会见区、办公室等功能区,现场配备4名工作人员,保安人员24小时值守,每年投入运营管理经费100多万元,是目前全省最大规模的律师远程会见平台。
二、自主身份识别,办理流程全智能
为提高律师远程会见办事效率,会见中心办理远程会见流程实现了全智能化和“刷脸”验证高效服务。律师只要在“粤省事”小程序成功预约律师远程视频会见后,根据预约日期到达律师远程会见中心,凭身份证在身份核验区的自助会见终端机取号,取号后便可至休息区等待服务台工作人员呼号进行身份核验和安排会见。待信息核验成功后,通过一道人脸识别门禁即可进入会见室,认证登录就可以使用律师远程会见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律师物品寄存、身份核验、进出会见室都能实现“刷脸”完成,既保障了会见的安全性,又能为律师办理远程会见流程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坚持问题导向,会见系统简便易用
通过前期到省内外参观调研律师远程会见工作,南海区司法局发现不少律师远程会见系统的操作流程和操作界面存在许多不足,如会见系统操作界面过于复杂,需要专人指引或多次培训指导才能操作,会见系统无法实现远程电子签名、按指模等系列问题,增加了律师会见的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南海区司法局为律师远程会见中心的会见室和看守所端配备了高拍仪、签字板、指纹仪、有线耳麦等设备,下大力气攻关技术难题,彻底解决了远程签名、按捺指模、通话质量、笔录清晰度等重大问题,并成功开发出了可以“零基础”操作的软件系统,即使是上了年纪的律师和在押人员也能上手操作。目前,经过测试和调整后的远程会见系统操作界面简单易用,音视频清晰度高,传输打印出来的文字材料、指纹、签名字迹均很清晰,获得了体验律师和看守所的一致好评。
四、规范管理、制度先行,确保会见安全规范有序
为确保律师远程会见项目有效运转,在建设初期,佛山市南海区司法局就牵头草拟了管理办法,就运转使用管理各方的职责分工、权利义务范围、人员安排、经费保障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律师远程会见工作安全、高效、顺利开展。同时,为确保律师远程会见规范开展及在押人员远程会见安全,佛山市南海区司法局、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联合制定了律师远程会见预约工作须知、律师远程会见过程行为准则、律师远程会见软件使用规范和律师远程会见中心内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等相关制度,确保律师远程会见中心一揭牌就可以正式投入运营。
五、立足一“中心”多能,凸显服务律师业务属性
在设计之初,南海区司法局除了考虑场所要满足日常律师会见业务之外,还为律师远程会见中心规划了多种用途,以便未来可以高效利用。未来,“佛山市律师远程会见中心(南海)”将进一步打破局域性,预留和法院、检察院、其他地区远程视频会见系统的衔接端口。还专门划出区域,作为南海区律师服务中心、佛山市律师协会南海区工作委员会和律师党建的办公、活动场所,最终建设成集远程会见、办公、阅卷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律师服务中心,为推动律师行业长足发展、推进“平安南海”“法治南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