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司法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共沐法律的阳光”主题教育月活动
十二月,南海区司法局以“12·4”国家宪法日为契机,共组织666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了“共沐法律的阳光”主题教育月活动,通过学习法律常识、法制案例分析、收看法治节目及举办线上专题法治教育等活动,促使社区矫正对象加强学习法律常识,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营造人人学法、知法、守法的法治氛围。
一、学法明道,知法明智
12月21日,桂城司法所通过风信子项目组织桂城88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主题为“遵纪天地宽,守法日月长”的线上专题教育讲座。现场向社区矫正对象讲解我国法律的体系及与其息息相关的《社区矫正法》与《民法典》,通过具体的案例说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和作用。12月23日和25日,九江司法所和里水司法所先后组织全体在管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播放《宪法》、《社区矫正法》和《民法典》宣传视频,阐释法条概念,唤起社区矫正对象法律意识,弘扬全民知法、全面守法的法治精神。丹灶司法所多形式开展线上法治专题教育学习活动,一是向53名在管社区矫正对象用微信群发教学PPT及完整的法律条文供其学习。二是推荐“法治南海”公众号,引导社区矫正对象使用小程序,通过问答、游戏的方式熟悉法律知识。三是引导社区矫正对象用硬笔书法抄写《宪法》和《社区矫正法》,加深其对法律相关条文的认知和了解,督促其规范自身行为,增强法治观念。
二、融入国学,修身正意
12月16日,西樵司法所结合其“樵山论坛”国学文化,充分利用国学讲师团资源,一方面引用传统儒学精粹和我国深厚的法制传统,带出新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新理念,通过儒家国学经典熏陶,实现“正心矫行”的目的。另一方面结合当下节气带领社区矫正对象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追溯其源头,领略其风采,让其透过日常生活认真观察感知,探寻和了解二十四节气蕴含的生活智慧。
三、专师释法,用法立身
12月24日,九江司法所讲师节选三个社区矫正典型案例,分享案主在缓刑期间的心路历程,讲述他们如何从当初的违反禁令到人生蜕变,从迷茫跌宕到憧憬未来,以具体案例解说的方式,诠释法条立法意义,阐明社区矫正工作目的是意在矫,心在扶。12月10日,狮山司法所协同朗晴心理援助中心,邀请资深律师为镇内146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法治专题学习讲座,借用一件件“身边事”展现相应条文的社会场景及案例,并对诉讼时效、居住权、婚姻、继承、侵权责任、借款等内容进行解读。12月28日,大沥司法所联合精诚社工机构,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组织143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主题为“学民法典,讲民法典”的法制教育活动,并邀请专业律师主持,讲述新民法典中继承制度的变更,结合现实生活案例深入解剖,让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地理解继承制度的变更内容,引导其在日常生活中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
四、明德崇法,笃行致知
九江司法所借用警察力量,明确规章,肃严纪律,通过邀请驻所警察吴警官通报今年社区矫正情况,告诫全体人员筑牢思想防线,谨记服刑身份,规范自身行为,重申监管规定,敲响思想警钟。12月25日,里水司法所邀请佛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胡科长,亲自为全镇在管的90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纪律教育,通过强调社区矫正思想、纪律教育,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牢记规定,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外出;二是明确身份,切莫违反法律法规;三是警钟长鸣,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四是心存感激,回馈社会。强化社区矫正对象尊法、学法、守法意识,减少重新犯罪现象,帮助其成为守法公民,顺利融入社会打下良基础。狮山司法所组织10名社区矫正对象以志愿者身份,为“狮山镇第四届法治文化节暨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提供普法宣传公益服务,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协助趣味互动游戏、摆放法制漫画展架、派发宣传单张等方式为居民普及各类法律常识,实现躬身学习、学法致知、知法于心、守法于行,以一己之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