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举办“12.4”国家宪法日暨第二届法治文化嘉年华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全面实施,佛山市普法办、市司法局、市法学会联合禅城区普法办、区委宣传部、区人民法院、区教育局、区司法局、区法学会、石湾镇街道在12月4日当天,在佛山市惠景中学举办2020年“12.4”国家宪法日暨第二届法治文化嘉年华活动。
活动当天,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法律援助中心的学生们为现场200多名惠景中学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情景心理剧+“模拟法庭”表演,区人民法院法官对“模拟法庭”表演进行了专业而易懂的点评,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刻体会,更好的管理自己的生活、行为,不能轻易触碰法律底线。随后,禅城区法学会为佛山市惠景中学赠送了一批法治读物。活动现场对禅城区“传承岭南风,法治校园行”法治专题剪纸大赛活动中的获奖作品进行了颁奖,获奖优秀作品也在现场进行了展览,让师生们在传统作品中深刻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活动最后,全体人员齐声诵读《宪法》节选部分章节,并大声喊出:“宪法在我心中,我为宪法宣传发声!”现场严肃而庄重,全体人员在诵读中学习,在诵读中感悟,通过诵读《宪法》呼吁大家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一直以来,禅城区将宪法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把学习宣传宪法作为主线串联在整个“七五”普法进程,以“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为主题,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出新出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特别是在青少年学生的宪法教育这一块,以内涵特色丰富的岭南文化作为载体,善于借力、善于创新、善于落实,在对青少年群体的法治教育上取得了不俗的成效。比如今年初,在全区初级中学开展“传承岭南风,法治校园行”法治专题剪纸大赛活动,以岭南传统文化传承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法律、宣传法律的积极性,让传统艺术成为传播法治的载体。疫情之下,不少中小学生借居家之机,细心打磨法治剪纸作品。家长纷纷表示,剪纸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学到技巧、学到法律,可谓“一举两得”。再比如,从去年底开始,面向全区中小学推出了“普法微课堂”,打造更具有本土特色的精品普法课程。“普法微课堂”前期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研发课件,后期邀请擅长表达、互动的法律人进行授课的形式,对全区中小学宪法以及民法典教育进行全覆盖,迄今为止一共开展了六期“普法微课堂”。通过制作微课堂视频在全区进行广泛传播,将宪法和民法典知识送进更多的校园。
12月4日当天,禅城区各镇(街道)街纷纷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宪法,掀起宣传热潮。南庄镇举办以“民法典伴我成长”“宪法就在我身边”的主题的演讲竞赛,通过广泛发动全镇学生参与竞赛,进一步宣传普及民法典、宪法等法律法规,强化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张槎街道在张槎街道文化广场,祖庙街道在兆祥法治文化公园,举办“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针对社区群众法治需求和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出宣传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通过深入基层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