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副处长熊飞到南海区交调委指导工作
10月27日下午,司法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局调解处副处长熊飞,省司法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都贵均,副处长严德祥和市司法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廖宗耀来到南海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检查、指导调解工作。
一行人先后参观了一体化中心接待大厅、调解员办工区以及上墙制度等硬件设施建设,观看了一体化中心宣传片,了解了一体化中心运作的规范化操作流程、经费来源、案件受理量和成功率等情况。座谈会上,熊副处长对我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的成功实践表示赞赏,勉励我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持续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建设,闯出人民调解的新路子。
作为全市率先挂牌的一体化处理中心,南海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自2018年5月23日成立以来,便作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试点组织,为其他调解组织发挥先行示范作用:一是运用大数据构建人民法院、公安机关、调解组织、保险机构、鉴定机构之间的相互衔接和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实现道路交通事故矛盾纠纷全程信息化的高效处理。2020年,一体化中心共接受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咨询3417件,有效受理3107件,调解成功2130件,成功率占68.56%,对化解我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起到重要作用。二是不断扩大交通事故调解服务点的覆盖面。2018年5月,一体化中心在南海区交警大队挂牌成立,同年,在平洲交警中队、里水交警中队分别设立调解服务点,成效逐步显现。为扩大一体化中心的服务范围,形成从点到面的区域辐射效应,进一步提高及时就地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2019年6月,我区新增设大沥、小塘和西樵三处调解点,形成“中心+网格化”的细分管理模式,实现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处理实现镇街全覆盖。三是简化工作流程,方便群众“最多跑一次”。南海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通过线上一体化信息共享、线下一站式的多元调解、一站式诉讼服务的运行模式,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纠纷,为群众打造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一体化”解决途径,实现“最多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