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司法局创新“个性化”再就业培训做实“两类人员”就业帮扶
近日,为进一步推动刑释解教与社区矫正两类人员“个性化”再就业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南海区局对完成2012年度“个性化”再就业培训工作成绩突出的狮山、里水、丹灶三个司法所给予了表彰奖励。
2012年,南海区刑释解教与社区矫正人员“个性化”再就业培训工作在区、镇(街)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优势,着力拓宽“两类人员”安置就业渠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在提升工作思路上创新
始终紧紧抓住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依托区局“个性化”再就业培训项目的基础上,各司法所争取镇(街)财政支持,不断扩大“个性化”再就业培训的覆盖面,以劳动就业市场急需的职业技术培训为主, 结合个人的爱好特长,提倡根据各自的就业意愿参加不同的职业培训项目,突出个体特殊性,强调再就业培训的实效性。狮山司法所针对辖区“两类人员”再就业需求的特点,与劳动部门协调推出“个对个、点对点”的培训模式,为12名参加再就业培训人员落实了就业岗位,有效满足了“两类人员”的再就业需求。
二、在优化培训机制上创新
为促进“个性化”再就业培训工作的开展,南海区局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教学资源问题,逐步建立起刑释解教与社区矫正人员再就业培训机构网络。将区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部门规定的19个职业培训学校定为“个性化”再就业培训的定点机构,实现了参与“个性化”再就业培训机构覆盖到全部镇(街),为刑释解教与社区矫正人员就近参加再就业培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2012年,结合劳动市场需求特点,在原有培训项目的基础上,引导多名刑释解教与社区矫正人员参加了花式调酒师、特色糕点师、专业外语服务等多个“个性化”就业培训。
三、在做实就业渠道上创新
坚持加强“个性化”再就业培训组织力度,不断加强与基层村(居)委员会及人力资源、社保部门的配合,对完成培训的刑释解教与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对培训结束后自己无法找到工作的人员提供推荐就业,切实增强“个性化”再就业培训的有效性。九江、里水司法所针对个别“两类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后就业困难的实际,充分利用辖区企业资源,建立健全就业安置基地,通过加强安置基地建设帮助“两类人员”再就业。2012年南海区参加“个性化”再就业培训的刑释解教与社区矫正人员重新就业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