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所有镇街全部设立安置(培训)基地
近日,丹灶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与丹灶镇仙湖管理处成功签订“佛山市南海区丹灶安置(培训)基地”帮教协议,标志着南海区全面实现镇街设立安置(培训)基地的建设目标。
今年来,南海区司法局结合“平安创建”工作,坚持“创新思路、统一标准、规范运作、强化措施”的发展思路,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培训)基地建设已覆盖每一个镇街,具体做法是:
一是设立标准统一。南海区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培训)基地建设纳入“平安创建”体系,进行统一指导和考评管理。安置(培训)基地名称统一规范为“佛山市南海区××安置(培训)基地”,由区司法局统一制作牌匾,悬挂于基地显要位置。主要服务辖区户籍刑满释放5年以内(管制、拘役、缓刑、假释等刑罚执行完毕或考验期满人员)、解除劳动教养3年以内就业困难的人员。
二是组织机构健全。区、镇街均成立了以区、镇街分管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在区司法局、各司法所设立办公室。规定安置(培训)基地一律经区司法局严格审查批准成立,由镇街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企业(社会组织)双方签订安置帮教协议。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具体情况,组成若干帮教小组,确定帮教人员,具体开展帮教工作。
三是政策优惠兑现。区、镇街坚持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积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将安置帮教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接收刑释解教人员的企业给予税收政策、贷款政策优惠,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企业或社会组织每接收一名刑释解教人员,并且在基地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的,镇街财政给予基地不少于每人4000元的一次性经费补贴。
四是管理规范有序。安置(培训)基地对刑释解教人员逐一建立管理台帐和个人档案。个人档案资料规范为六有:有个人基本信息登记表、有遵纪守法保证书、有就业报到登记表、有帮教责任书、有谈话帮教记录、有奖惩情况登记表。刑释解教人员离开基地另谋职业时,安置(培训)基地对其在过渡性安置期间的现实表现及时作出总结鉴定,并将其个人档案资料移交司法所管理。
五是帮教服务到位。认真落实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安置(培训)基地负责人、社工(志愿者)、刑释解教人员亲属“四帮一”的责任帮教制度。采取定期谈话、跟踪回访、技术培训、心理服务等多种方式,对刑释解教人员做到思想上给予关心、工作上给予支持、生活上给予关照。在帮教内容上严格落实“四个一”措施,即每半年进行一次家访、开展一次政策法制宣传、解决一个生活实际困难、制定一份脱贫致富就业计划。
今年来,南海区司法局结合“平安创建”工作,坚持“创新思路、统一标准、规范运作、强化措施”的发展思路,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培训)基地建设已覆盖每一个镇街,具体做法是:
一是设立标准统一。南海区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培训)基地建设纳入“平安创建”体系,进行统一指导和考评管理。安置(培训)基地名称统一规范为“佛山市南海区××安置(培训)基地”,由区司法局统一制作牌匾,悬挂于基地显要位置。主要服务辖区户籍刑满释放5年以内(管制、拘役、缓刑、假释等刑罚执行完毕或考验期满人员)、解除劳动教养3年以内就业困难的人员。
二是组织机构健全。区、镇街均成立了以区、镇街分管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在区司法局、各司法所设立办公室。规定安置(培训)基地一律经区司法局严格审查批准成立,由镇街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企业(社会组织)双方签订安置帮教协议。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具体情况,组成若干帮教小组,确定帮教人员,具体开展帮教工作。
三是政策优惠兑现。区、镇街坚持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积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将安置帮教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接收刑释解教人员的企业给予税收政策、贷款政策优惠,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企业或社会组织每接收一名刑释解教人员,并且在基地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的,镇街财政给予基地不少于每人4000元的一次性经费补贴。
四是管理规范有序。安置(培训)基地对刑释解教人员逐一建立管理台帐和个人档案。个人档案资料规范为六有:有个人基本信息登记表、有遵纪守法保证书、有就业报到登记表、有帮教责任书、有谈话帮教记录、有奖惩情况登记表。刑释解教人员离开基地另谋职业时,安置(培训)基地对其在过渡性安置期间的现实表现及时作出总结鉴定,并将其个人档案资料移交司法所管理。
五是帮教服务到位。认真落实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安置(培训)基地负责人、社工(志愿者)、刑释解教人员亲属“四帮一”的责任帮教制度。采取定期谈话、跟踪回访、技术培训、心理服务等多种方式,对刑释解教人员做到思想上给予关心、工作上给予支持、生活上给予关照。在帮教内容上严格落实“四个一”措施,即每半年进行一次家访、开展一次政策法制宣传、解决一个生活实际困难、制定一份脱贫致富就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