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镇(街)法律援助工作站便民见成效
2012年,南海区各镇街法援工作站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以深化便民服务为着力点,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完善基础设施,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健全法援网络,完善便民服务平台。南海区八个镇街法援工作站均设有专门接待来访群众的场所以及“148”电话咨询热线,逐步建立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体的法援志愿者队伍。为利用镇街的地缘优势,扩大法援的覆盖面,南海区受理法援申请的审批权已下放到工作站,并将工作站受理的部分法援案件指派给当地挂钩村居的律师承办,从而减轻镇街法援工作站的工作压力,使更多农村和基层困难群众就近得到方便快捷的法律援助,有效推动了“半小时法援服务圈”的形成。
二是积极办理法援事务,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2012年,全区各镇街法援工作站一共办理诉讼类法援案件46宗,非诉讼类法援案件10件,接待来访来电法律咨询4363人次,代书375份,各类业务数据比2011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各镇法援工作站在为群众提供法援服务过程中,能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踏实为民办实事。如,丹灶镇法援工作站在受理湖南籍詹某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过程中,通过诉讼的方式为詹某维权,同时还主动与医院沟通协商,院方同意詹某“先治后付”,为詹某解决了医药费的燃眉之急。大沥镇法援工作站在为低保户朱某提供法援的过程中,需进行司法鉴定,而朱某经济困难无力承担鉴定费用,工作站积极与法院、医院协调,医院减免了朱某的鉴定费用,使案件得以顺利判决。西樵镇法援工作站为3名妇女追索劳务报酬纠纷提供法援、获得胜诉判决,受援人为表感激之情,向工作站赠送了印有“公平正义、真诚为民”的锦旗。
三是主动将法援工作融入镇街的综治维稳工作中,建立法援的绿色通道
为了适应基层维稳工作的发展,充分发挥法援的职能作用,各镇街法援工作站主动将工作融入到综治维稳工作中,有效运用诉讼、调解等法律手段,为镇街妥善化解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罗村街道法援工作站与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联动,密切配合,采取调解结案的方式,成功办理了罗村街道联星跨线桥佛开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工地,因承包方与包工头涉及191万元工程款引发的劳资纠纷等多宗法律援助案件。狮山镇法援工作站加大了对少数民族的法援维权力度,协助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处了4宗涉及少数民族纠纷案件,为政府及时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一是健全法援网络,完善便民服务平台。南海区八个镇街法援工作站均设有专门接待来访群众的场所以及“148”电话咨询热线,逐步建立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体的法援志愿者队伍。为利用镇街的地缘优势,扩大法援的覆盖面,南海区受理法援申请的审批权已下放到工作站,并将工作站受理的部分法援案件指派给当地挂钩村居的律师承办,从而减轻镇街法援工作站的工作压力,使更多农村和基层困难群众就近得到方便快捷的法律援助,有效推动了“半小时法援服务圈”的形成。
二是积极办理法援事务,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2012年,全区各镇街法援工作站一共办理诉讼类法援案件46宗,非诉讼类法援案件10件,接待来访来电法律咨询4363人次,代书375份,各类业务数据比2011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各镇法援工作站在为群众提供法援服务过程中,能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踏实为民办实事。如,丹灶镇法援工作站在受理湖南籍詹某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过程中,通过诉讼的方式为詹某维权,同时还主动与医院沟通协商,院方同意詹某“先治后付”,为詹某解决了医药费的燃眉之急。大沥镇法援工作站在为低保户朱某提供法援的过程中,需进行司法鉴定,而朱某经济困难无力承担鉴定费用,工作站积极与法院、医院协调,医院减免了朱某的鉴定费用,使案件得以顺利判决。西樵镇法援工作站为3名妇女追索劳务报酬纠纷提供法援、获得胜诉判决,受援人为表感激之情,向工作站赠送了印有“公平正义、真诚为民”的锦旗。
三是主动将法援工作融入镇街的综治维稳工作中,建立法援的绿色通道
为了适应基层维稳工作的发展,充分发挥法援的职能作用,各镇街法援工作站主动将工作融入到综治维稳工作中,有效运用诉讼、调解等法律手段,为镇街妥善化解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罗村街道法援工作站与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联动,密切配合,采取调解结案的方式,成功办理了罗村街道联星跨线桥佛开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工地,因承包方与包工头涉及191万元工程款引发的劳资纠纷等多宗法律援助案件。狮山镇法援工作站加大了对少数民族的法援维权力度,协助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处了4宗涉及少数民族纠纷案件,为政府及时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