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佛山市科学技术局网欢迎您!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佛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题报告会专家意见摘编

发表单位: 发表时间: 2010-10-19 17:35 [ 浏览字体: ]

10月19日,中科院30名专家分别就佛山市重点发展的光电子、新材料、新电子信息与现代服务业、环保、新医药、新能源汽车六个战略发展产业进行专题讨论,根据各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佛山市的定位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性意见。

光电子:利用传统优势,推动LED产业发展

佛山市发展LED产业具有三大优势:

1、政策环境优势。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都将LED产业列入重点发展产业范围;

2、应用基础优势。佛山市的传统照明产业发达,拥有多个中国名牌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80 %。

3、制造能力优势。佛山市从事照明产品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大,上下游配套齐全。佛山市在发展LED产业过程中,应该:

1、重视原有传统照明产业渠道利用。将传统照明产业的品牌效应和销售渠道优势延伸到半导体照明领域,为后续占领国内市场做大出口打好基础。

2、形成紧密型产业链。利用在下游封装、应用等方面的优势,龙头企业积极向中上游发展或者和中上游大企业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将极大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

3、重视LED配套产业的发展。驱动电源、散热模块、二次光学设计等均是LED照明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做LED细分市场的领先者也将成为整个LED产业的强势企业。

4、超前布局OLED相关产业。国际上OLED照明与显示技术发展迅猛,国内OLED亦将引来一轮大发展,应该提前准备加大OLED研发与相关设备生产的投入。

5、重视标准的制定。利用佛山传统照明产业的优势,加快建立符合产业发展、符合市场要求的相关技术标准,扭转国内LED产业标准多头并行局面,为企业研发、生产提供规范。

新材料:面向支柱产业配套材料延伸

近年来,佛山市新材料产业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新材料产业集群,2009年佛山新材料产业产值达480亿元。但产业总体利润率较低、外向依存度高、产业链不完整、创新能力不足。

发展新材料产业必须与地区规模优势产业紧密结合,拒绝空中楼阁:

1、舍弃市场狭窄的产品类型。“高、精、尖”的新材料如“高温陶瓷”,市场容量非常小,进入门槛高,难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2、与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结合。材料升级是产品升级的一个内容,“十二五”期间佛山乃至珠三角地区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加大,新材料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应当把握机会果断发展与之配套的材料技术。

3、优先发展中间改性料。通过对基础原材料的制备改进,追加附加功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4、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新材料产业涉及范围广、技术跨度大,必须落实产学研合作,组建公共服务平台,借助科研院校的智力资源实现产业技术的整体发展。

新能源汽车:先形成局部优势,再带动整体发展

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趋热,全国各地都在争先恐后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佛山要在这方面发展必须另辟蹊径有所侧重,选准产业链条中的某些环节做大做强,特别是强 化自身在零部件方面的优势,并逐步将优势扩大至整车制造方面。

在未来的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企业数量终归有限,佛山市要突围而出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切入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条很长,包括转向、制动、电机、电池等,佛山需要考虑及确定哪一项或几项作为主攻点。

1、发挥动力电池的既有基础。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关键零部件,佛山市在动力电池方面有隔膜、电池材料、回收等较好基础,可以考虑由动力电池作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切入点予以重点支持。

2、加大政府示范运营和补贴力度。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提供示范运营的支持,对企业起步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政府做好运营环节的鼓励与支持,关注细节,规范行为,形成正向激励,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3、适当布局电控系统。虽然目前基础较差,但电控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关键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长期来看应突破并形成竞争优势。

新一代电子信息与现代服务业:找准定位,突破发展

近年来,佛山市电子信息与现代服务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出口额年增长保持在20%左右。形成了以家电、电子器件等为主的“硬”制造发达,软件和服务业稳步发展的态势。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与现代服务业,关键是找到服务于传统产业的突破口,以服务广大群众为基本:

1、电子信息要与基础产业相结合。电子信息与服务业的定位应该是为传统产业服务,佛山的制造业发达,尤以消费电子、家电、陶瓷等产业规模最大,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要走与之结合的道路。

2、注重民生应用,率先发展三网融合应用技术。三网融合是数字化城市的一个新标杆,实现四化融合必须先从民生应用做起,推动三网融合应用,特别是平台的融合。

3、实现物联网的跨越发展。重点布局物联网及相关应用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并逐步推广到竞争领域,实现市场化运作。

环保:紧跟国家步伐,发展高端环保技术

国内环保产业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环保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体系,制定了一系列环保产品的技术要求。与此同时,一批拥有国际先进环保技术水平的企业异军突起,引领国内环保产业技术向高、新、尖发展。佛山环保产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在珠三角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产业产值居广东省第三。佛山市发展环保产业在秉承原有基础上,必须:

1、深刻理解并高度重视环保产业的高技术特征。环保产业污染治理技术要求高、企业投资意愿比较低,需要应用高技术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2、加强顶层设计,高起点跨越发展环保高技术产业。依托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国家及地方环保标准提高为契机,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环保技术服务企业和核心设备与材料生产企业。

3、加强环保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通过实施环保人才计划、成立产学研科技创新联盟、鼓励企业建立研究中心等措施提高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4、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策保障。加强行业准入、运营补贴等方面的立法,同时严格环保执法,推动环保市场变成切实需求。

新医药:传承中药文化,向保健品和化妆品拓展

佛山的医药企业整体规模较小,制药企业较为分散,产品较为单一,没能形成优势集成,在佛山的整体经济中尚未能发挥主导作用。至2009年底,佛山市医药生产企业39家,保健品生产企业16家,拥有两家全国中成药50强企业。发展医药产业,要结合佛山自身特点,推广以中药为主体的医药产业发展模式。

1、打好“文化牌”。佛山拥有400多年的中药历史,是岭南中成药的发源地,同时佛山是武术之乡,曾经孕育了多名武术名家,武术与中医、中药渊源颇深,非常有利于佛山的中药产品的推广。

2、在传承和挖掘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发展佛山中医药特色产业。 深入研究传统的中药经方、验方,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二次开发,赋予科技内涵,提升产品的价值。

3、加强中医药与保健食品高端化妆品的融合,使中药产业向保健品、化妆品拓展。运用中医药理论指导组方遣药,利用现代技术分析并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并制成相应的中药保健品和化妆品。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技术支持: 佛山新闻网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路18号经华大厦10-12楼 电话:0757-83385761 传真:0757-83355500

电子邮箱: fskjj@fskjj.m.arw1314.com 粤ICP备19060878号 网站标识码:4406000064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