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南京市着眼国内国际产业链重构,出台《南京市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八大产业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并形成“一条产业链,一位市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位专班负责人”的工作推进机制,力争到2025年,打造若干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链条。
“链长制”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湖南省湘潭市为推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省首推“链长制”,随后浙江、江西、山东、安徽等地纷纷推行。浙江省率先在全省范围内系统化普遍化推行“链长制”,形成一个产业链发展规划、一套产业链发展支持政策、一名产业链发展指导专员等“九个一”工作机制。江西省梳理出14个重点产业链,针对不同产业链的特点和实际实施“一链一策”,加快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山东省提出全面推行“链长制”,培育开放型产业链。合肥市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梳理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意文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12条重点产业链。
各地对“链长制”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推动以产业链集聚人才链,以人才链引领创新链,以创新链提升产业链,最终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闭环融合发展,对于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协同发展、稳定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来源:整理自中国新闻网、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