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 加力提效 奋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财政新贡献 ——2019年佛山财政工作思路

  2019,佛山市各级财政部门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决策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加力提效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财税改革发展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的观念,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把财政系统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的问题,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解决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进一步完善抓早抓小长效机制,努力维护好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三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落实执行“三个区分开来”和容错纠错机制,加大正向激励,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负责、勇于攻坚克难的干部撑腰鼓劲,全面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二、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努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围绕“全力以赴稳增长”工作部署要求,聚焦财政收支主业,既抓收入高质量增长,又抓支出进度和效益,确保完成全年收支预期目标,为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实财力基础。一是做好收入监控督导,加强收入前瞻性分析和预测,既“向前看”,又“左顾右盼”,关注与全省及珠三角城市的对比分析,查找差距,弥补不足。二是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特别是加大对部门预算结转结余的消化力度,及时将无法支出的资金收回统筹优先用于重点支出。三是积极探索完善预算支出定额机制。运用“综合定额+专项定额”方式,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标准及时进行调整,进一步规范和改善单位预算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三、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助力佛山高质量发展 

  一是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效发挥政策性基金杠杆作用,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全力保障全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佛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铺路搭桥”。同时,鼓励支持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开放型经济迈向更高水平。二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举措,加快推进政府扶持企业资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应用,持续为企业减负;优化财政资金投向,支持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支持科技创新,推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三是支持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推进加强市级财政统筹工作执行落实并安排三年共9.4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高明、三水加快乡村振兴,切实推动提高全市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四是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稳步消化压减地方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规模,建立健全问责追责工作机制有效防控债务风险;积极筹措全市对口扶贫援建资金,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不断完善监管制度体系,推动阳光扶贫、精准扶贫;落实污染防治方面财政资金,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五是支持社会民生保障。积极落实好各项惠民举措,保障省、市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促进全市各项民生保障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深入开展财政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做好相关经费保障工作。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一是稳步推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切实转变财政管理重心,坚持聚焦预算编制、完善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监管原则,强化业务主管部门在预算执行的主体责任,健全预算支出定额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项目库管理,探索优化项目审批程序, 财政部门从事前审批或复核改为事后备案,并扩大授权支付范围,简化资金支付审核流程,同时,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系统性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政策性基金和专项资金规范管理。推进实施市级财政出资政策性基金清理规范,通过“停止撤销一批、优化整合一批、调整完善一批”等措施,着力提高基金管理效率和水平,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项目建设,为推动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进一步研究完善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相关制度办法,规范专项资金设立程序、管理使用等。三是加快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在强化财政支出项目库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构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门类齐全的共性绩效指标框架,完善绩效指标库动态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健全硬约束机制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