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佛山市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财政收支管理、支持经济发展、保障社会民生、加快财政管理改革等各项工作,财政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狠抓财政收支主业,财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收入方面,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和财税政策变化,联合税务部门加强税源分析,切实做好收入形势研判工作;坚持收入预期目标管理,落实定期通报制度,加强收入监控和督导;清理规范非税收入项目,创新非税收入征管手段,有效提高征管效率。据快报统计,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703.14亿元,自2016年突破600亿元后,再次跨越新的百亿大关。支出方面,狠抓支出进度,及时清理执行进度较慢的项目资金,大力压减结转金额;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深入挖掘财政八项支出增长潜力;加强财政库款管理,提高财政支出均衡性和时效性;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制止和杜绝铺张浪费,大力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行政运行支出。据快报统计,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806.91亿元,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5.92%,财政八项支出实现同比增长7.95%。
二、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作用进一步彰显
一是推进降成本行动。贯彻落实“粤十条”、“佛十条”,严格执行各项减税降费政策,2018年共为全市企业减负426.02亿元。佛山市政府扶持企业资金综合服务平台于2018年5月4日正式启用,推动降低企业申报成本。二是支持科技创新。全市科技支出54.65亿元,重点保障季华实验室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是保障重点项目建设。2018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财政资金投入超130亿元,重点保障轨道交通、“一环”西拓等项目顺利推进。四是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招商引资和外经贸发展,支持中德工业服务区等一批开放平台建设。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我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多项民生指标。二是推动各项民生事业发展。支持就业创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发展教育事业,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减轻百姓就医负担;支持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推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支持污染防治,助力佛山绿色发展。三是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2018年全市对外扶贫援建方面支出23.77亿元,支持受援地加快补齐各项民生短板;同时,建立部门联动、巡查走访等七大机制,强化扶贫资金监管。设立高明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和三水区乡村振兴战略综合改革试点专项补助资金,推动乡村加快振兴。四是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018年,全市财政系统共安排扫黑除恶专项经费5071万元,大力支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筑牢城市安全底线。
四、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一是加强市级财政统筹。牵头组织专题调研,研究制定相关改革方案。坚持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科学合理划分市区事权,相应从各区筹集适当的资金用于保障新增市级统筹事项的顺利推进。进一步加强市级财政统筹工作方案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有利于推动全市统筹协调发展。二是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出台市级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实施办法及基金清理规范实施意见,将市级现有及拟成立的18项基金分为三类进行清理规范,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完善绩效管理机制,实现市级部门及预算单位绩效自评全覆盖;探索开展政策性评价,客观反映政策成效,提出绩效优化建议;出台市级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办法,推进绩效管理制度化。四是全面加强地方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管理。全面开展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常态长效机制,确保财政金融运行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剔除省下达新增债券额度等因素,2018年全市消化地方政府债务160.56亿元,降幅达11.9%。
五、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财政党建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落实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始终坚持政治高站位,自觉把抓好巡视巡察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从严从实从速推进整改落实工作。截至2018年底,中央巡视、省委巡视及市委巡察“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部进行了整改,初步实现整改见底见效,整改工作阶段性成效明显。三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压实压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的带头作用,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续纠正“四风”问题,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