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南海三水共建万亩产业合作区

发布时间:2017-07-11 佛山日报

 

7月10日,南海、三水两区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两区将规划建设1.2万亩产业合作区。/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摄

  佛山日报讯 记者李静报道:佛山五区跨区合作又有新进展。昨日,南海、三水两区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敲定33个区域合作重点项目。以佛山国家高新区南海园、三水园为主体,两区将在区域交界处规划建设1.2万亩产业合作区,打造成为佛山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的增长极。

  市委书记鲁毅高度关注南海、三水两区合作。昨日上午,他来到官窑社会管理处石澎社区服务中心,现场考察了解万亩产业合作区的筹备、建设情况。

  “看了之后非常振奋,也非常鼓舞。”鲁毅为两区共同规划1.2万亩产业合作区的做法点赞。鲁毅说,南海和三水的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按照省委、市委的要求认真思考、积极谋划,此次合作体现出南海区的大局意识很强,值得点赞; 三水区的机遇意识很强,值得鼓舞!

  鲁毅强调,南海区和三水区的合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谋划的各项工作部署。他还以近日广东、香港、澳门、国家发改委签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规划为例,勉励南海与三水两区“同在这蓝天下,加强合作一定能够优势互补,加快发展。万亩产业合作区也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惠及当下、利在长远的产业园区”。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规划,佛山将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装备、工业服务业五大产业。南海区与三水区签约共建的万亩产业合作区,将重点瞄准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鲁毅对万亩产业合作区的建设寄予厚望。他说,希望南海区与三水区将产业合作区打造为佛山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的增长极、全市区与区之间加强产业招商合作的一个典范,推动园区产出实现百亿、千亿、两千亿、三千亿的跨越式发展,进而成为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鲁毅也呼吁各界企业家积极参与,并强调南海区与三水区要在万亩产业合作区内形成良好的乐动体育足球 环境,做好放管服改革服务、做好对落户企业的土地和环保等方面的服务,让进驻企业感受到园区良好的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发展环境。

  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等两区党政班子领导参加了签约仪式。黄志豪表示,南海区将突出共建,以万亩产业合作区的大空间来承载大项目,特别是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突出产业协作,共同打造佛山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的增长极,促进科技、人才、金融等创新资源集聚; 突出基础设施互通,特别加强16个交通路网建设项目的对接,与三水区全面提升合作片区的竞争力。

  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表示,南海区与三水区签订合作协议为三水区发展带来了三个“大礼包”:共建万亩产业合作区、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和民生福祉共建共享。两区将联手打造大载体,抢抓大项目,为佛山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接下来,三水区将珍惜机遇、全力以赴,第一时间对接、第一时间落地、第一时间推进。

  “兄弟”同心奏响区域融合发展新乐章

(佛山日报记者陈梦整理) 制图/曹宪尚

  统筹:佛山日报记者马永钊

  撰文:佛山日报记者马永钊、李静、刘阳 通讯员南宣、三宣、莘常泰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昨日上午,南海区和三水区“一拍即合”,正式签署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两“兄弟”携手并肩谋发展的新篇章。

  接下来,南海、三水两区将在产业、交通、民生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对接,携手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为佛山打造面向全球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提供更有力支撑,推动区域融合发展迈入新境界。

  共建合作区

  以万亩大载体抢抓大项目

  昨日上午,市委书记鲁毅和南海、三水两区党政代表团来到万亩产业合作区考察。站在高处眺望,可一览万亩产业合作区的概貌。鲁毅感慨:“非常振奋,非常鼓舞!这里可以打造为智能制造的新园区、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的增长极。”为推动万亩产业合作区落地见实效,南海区与三水区以签订区域合作协议为契机,共同制订了一系列举措。

  在产业合作区统一规划层面,南海和三水将从产业布局、交通路网、科技融合、金融服务、人才共享等方面构建“共建、共享、共赢”格局,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在产业发展联动层面,两区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加速佛高区南海园、三水园智能装备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投入共担、产出共享、实施招商一体化”机制,加强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合作。

  南海与三水还将共建创新平台和资本平台。未来,两区将联合承办创新论坛,构建创企联盟,推动南海园和三水园在成果转化、技术应用、科技申报和人才团队扶持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共同打造国家级科技公共平台。两区还将深入实施“金科产”融合发展战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共同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社会资本与基金合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提出,在这一轮南海与三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中,南海区将重点突出产业合作区的共建、产业协作联动。“我们将以万亩产业合作区的大空间来承载大项目,特别是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制造的发展。狮山片区与三水乐平片区要紧密合作,不断完善产业配套,促进科技、人才、金融等创新资源集聚。”黄志豪说。

  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对万亩产业合作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寄予厚望。他表示,万亩产业合作区是南海“老大哥”带给三水的第一个“大礼包”,三水区将全力以赴,与南海一起联手打造大载体、抢抓大项目,将万亩产业合作区打造为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的增长极。

  瞄准制造业

  打造区域产业合作新典范

  在2012年的佛高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南海园与三水园被规划为佛高区核心园区。万亩产业合作区是科学统筹佛高区南海园、三水园的土地资源后的成果,是佛高区核心园区的一次融合发展。

  在后续发展方向上,万亩产业合作区将重点瞄准先进装备制造业来推进发展。而万亩产业合作区所在的佛山高新区,近年来在智能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已经积累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建成了一批公共创新平台,创新创业资源加速集聚。

  当前,佛高区狮山、乐平两个园区引入了一汽-大众、北汽福田、本田零部件落户,形成了汽车整车制造及其零部件生产的产业集群; 通过政产学研四方合作的模式,构建了广大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清华力合科技园、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等公共创新平台;去年10月,南海区还在南海园落地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建设,致力于打造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这些,都是万亩产业合作区接下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优势。

  但是,面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南海与三水共同面临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瓶颈。尤其是近年来,当经济发展模式逐渐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浪潮下,两区在吸引优质项目落地、推动优质项目增资扩产上,资源瓶颈愈发掣肘。按照市委市政府强调五区竞合的部署,南海区与三水区从顶层设计上走出区域合作的这步棋,在寸土寸金的佛高区开辟出1.2万亩产业发展用地,为两区破解企业增资扩产、对外招商引资面临的土地难题带来重大利好。在成功整合大面积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南海区和三水区将共同投入、实施招商一体化,让万亩产业合作区成为优质大项目落地的载体。

  在全省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全市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背景下,万亩产业合作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配套完整的产业服务链,或将为全市创造一种新的示范效益。“希望这个园区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佛山区与区之间加强产业招商合作发展的一个典范。”鲁毅说,接下来南海与三水还要推动产业合作区产值不断提升,实现从五百亿、千亿、两千亿、三千亿的跨越式发展,成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一个示范园区,并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上有新的突破、新的进步。

  打通“断头路”

  民生福祉共建共享

  路通,财通。

  除了共同孕育万亩产业合作区之外,南海与三水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成为“重头戏”。33个合作重点项目中,交通基础设施互通占了16项之多,足见其重要程度。

  根据南海区、三水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加快构建适应区域合作发展要求并与重大功能区有效对接的综合性交通网络; 推进南海与三水接驳道路的互联互通、提升改造,积极打通两区的“断头路”;科学布局两区公交线路、场站和换乘枢纽,加强佛山西站与三水的交通配套对接; 构建适应区域合作发展需求的、与重大功能区有效对接的综合性交通网络。

  虹岭路西延线道路工程、博爱路西延线、三水南站进站道路连接南海海棠路、三水白坭至南海仙湖通道……此次合作项目基本囊括了南海与三水对接的所有“断头路”。

  南海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交通基础设施互通项目的重中之重是佛山西站向西连接三水的相关道路设施,可以让佛山西站的功能辐射到三水,将三水纳入广佛同城的核心区。在16个项目中,有11个是已经启动和今年需启动的项目,2018年大部分都要基本完成。剩下的5个为规划项目,要在“十三五”期间内基本完成。

  “这些路网是由南海、三水双方相关部门和镇街经过前期调研后共同提出来的,在三水方面包括西南、白坭、乐平、云东海全部四个与南海接壤的镇街。道路打通后,三水将与南海的路网密切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交通圈’。”三水区发改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两区在民生领域的合作也不乏看点。根据合作框架协议,南海与三水将推进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完善公交对接,为两区群众出行提供更便捷优质的公交服务。

  教育与医疗方面,两区将加强师资队伍的交流合作,共享辖区内高校优质资源;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对接,建立双向转诊、学术和技术交流合作、卫技人才双向交流等机制,并实现卫生计生信息互通共享,促进双方优质医疗资源优势互补。

  此外,南海、三水两区还将推进旅游市场一体化建设,开展生态环境共治、社会管理联动等合作,共建共享民生福祉。

  两“兄弟”齐心

  区域融合纵深推进

  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南海与三水的这次“牵手”,不仅开启了两区全面合作的新篇章,也将更为有力地推动佛山区域融合发展迈入新境界。

  去年,佛山提出加强五区之间的合作,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有力的措施,在佛山形成开放竞争、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其后,五区积极互访,加强合作,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态势。

  而此次三水区党政代表团到南海区考察,并签订重磅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再次推动佛山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

  “南海大局意识值得点赞,三水机遇意识令人鼓舞!”鲁毅表示。

  长久以来,南海与三水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相融、同根同源。多年来,南海高居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第二位,三水区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也进入榜单前四十名之列。从全国层面来看,两区均是跻身前五十名的实力强区,为双方的产业经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地缘上来看,南海、三水在佛山西北部比邻而居。正在建设的一环西拓工程,即串联起南海狮山、丹灶与三水乐平、西南水都基地、白坭等两区重要节点片区。三水新城与南海狮山工业园之间,只隔着一条宽不到100米的西南涌。

  据了解,近年来,南海与三水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特别是两区接壤的丹灶与白坭、狮山与乐平之间沟通互动十分密切。

  今年以来,面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南海正在多措并举,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而三水也加快抢抓机遇,打造大湾区新兴之城、活力之区。南海的大局意识与三水的机遇意识,为两区此次深度合作埋下了伏笔。

  “这是两个区首次以合作协议的形式,系统全面地提出合作事宜,并向社会公布。”南海区委常委、副区长蔡汉全说,“‘开弓没有回头箭’,这反映了两地党委政府将两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推进两地发展、造福南海三水两区人民的坚定决心,也是打破传统地域概念、解决土地资源瓶颈、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战略行动。”三水区政协主席何绮红表示,南海与三水,无论是民间也好,交通设施方面也好,包括企业之间,都已经高度融合。因此,两区此次合作既是顺势而为,同时也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搭建起共同发展的平台。

  兄弟并肩,勇立潮头。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波澜壮阔的画卷已徐徐铺展开来。南海与三水此次优势互补,携手共进,将进一步拓宽佛山五区竞合的宽度、广度和深度,为佛山打造面向全球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现更大的担当作为,在大湾区建设的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动人章节。

  两区书记谈合作

  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

  推动合作

  南海要“三个突出”

  佛山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需要加强五区间的合作,进而形成开放竞争、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此次,南海、三水两区的党政班子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就是要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强化南海三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将做到三个突出:首先是突出产业合作区的共建。两区将共建一个万亩的产业合作区,以大空间来承载大项目,特别是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制造。

  其次是突出产业协作。两区还将共同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的增长极,全面推动佛山高新区这一载体建设,通过狮山与乐平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促进科技、人才、金融等创新资源的集聚。

  此外,两区还将在此轮合作中突出设施互通,通过加强两区交通网络覆盖,完善基础设施对接,全面增强片区的整体竞争力。 (文/佛山日报记者刘阳)

  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

  抢抓机遇

  三水要三个“第一时间”

  三水党政代表团参观了广东金融高新区和佛山西站,一路走过来,三水见识了南海抢抓机遇的高招、创新发展的妙招、责任担当的实招。

  长期以来,南海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是三水学习的标兵。此次两区合作,南海给三水带来了三个大礼包:共建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的增长极、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民生福祉的共建共享。

  南海、三水是一家,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相融、同根同源。此次两区再度紧密联手,这对三水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大好机遇,三水一定会加倍珍惜、全力以赴,将第一时间对接、第一时间落地、第一时间推进合作事宜。期盼南海与三水共同齐力推进27个启动项目,加快实施6个规划项目,让两兄弟合作的成果尽快体现。相信南海与三水一定能够形成1+1>2的发展格局,在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机遇中占得先机,在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上走在前列! (文/佛山日报记者马永钊)

  交通基础设施互通重点工作一览

  ●广珠铁路官窑站至一汽-大众厂专用公路工程

  ●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官窑货场)

  ●虹岭路西延线道路工程

  ●西二环高速桃园路互通立交

  ●广三高速狮岭出口至S263道路维修

  ●三水与狮岭东沙村交界处的道路建设

  ●三水南站进站道路接南海海棠路

  ●博爱路西延线

  ●塘西三期道路建设项目

  ●兴业路北延线项目

  ●河岗大道及外延线改造工程

  ●三水白坭至南海仙湖通道●西南街道南岸营南大道与南海丹灶交界处道路

  ●乐平镇中油大道东延线

  ●莘村工业城接丹灶货场路

  ●百合路延长至三水南站(佛山日报记者陈梦整理)

-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微信公众号:佛山高新区
  • Email:fshitech@m.arw1314.com
  • 咨询热线 管委会:0757-86683830  禅城园:0757-82137107  南海园:0757-86316675 顺德园:0757-26363972  三水园:0757-87380388  高明园:0757-88881609
  •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万锦路2号佛山高新区管委会

主办单位: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30(节假日除外)

网站标识码 4406050036

粤ICP备05033683号-2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