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36亿元注入佛高区顺德园
发布时间:2015-07-10 佛山日报
文/佛山日报记者莫璇、黄才文
十八大以来,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等建设领域的“玻璃门”不断破除。经过近8个月努力,顺德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社会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等领域方面终于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昨日签约的顺德高新区城市开发综合项目,吸引世界500强企业中交集团投资36亿元,成为顺德首个成功落地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
“只有开放思维,才能打开开放的市场,进而建设开放的城市。”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区邦敏表示,在 PPP 模式尚未有成功套路的当下,顺德成功牵手世界500强企业,再次显示出以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推动新一轮发展的决心和魄力。
强强联姻
打造顺德西南新支点
顺德高新区西部启动区是目前顺德土地资源最为丰富、开发条件最完善的区域,位于大良、容桂、勒流、杏坛、均安五镇交汇处,区位优势突出,尤其定位于广东高端制造业的核心基地,将成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的核心区,是顺德战略发展布局中承接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带动西南片区升级发展的重要支点。
为实现园区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启动区的开发建设,顺德区因势利导推出“投资人+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方式,以启动区一期可出让土地的预期收入作为投资保障,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引入合作方共同参与园区的建设、招商和运营。
此次中交南沙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中交第四航务局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中交南沙董事长刘成云说,双方合作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中交公司可充分利用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打造新区。比如中交公司在学校、医疗机构等有很好的资源,可以加快高新区实现产城融合。
此次合作秉承兼顾公私利益的原则。根据协议,合作范围可出让用地的出让收入,管委会将留成部分等安排预算资金给项目公司作为成本弥补和收益,但项目公司最高收益不超过36亿元×30%×12%×8年(开发年限),约合10.3亿元。该项目预计6年内完成基础设施建设,8年内完成项目开发。
顺德区副区长刘怡表示,在不久的将来,顺德的西南片区可以通过这一强强联合的项目,保证高端资源的聚集,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产城融合,有效对接珠江西岸城市,成为顺德再创新辉煌的内生动力。
政企共赢
开创招商引资新模式
这一合作项目从去年12月酝酿,到今年3月开始论证、4月通过区委区政府联席会议审批、5月出台指引政策并完成项目审批、6月完成公开招投标程序、7月实现签约。“项目从开始酝酿到落地签约不足8个月”,区邦敏认为,这向投资者充分展现了顺德速度和顺德效率。
这一合作模式对于政府而言,既可以引入社会资本保障园区持续开发速度,有效化解政府债务,不用承诺保底收益也不会增加政府负担。为此,顺德区昨日同时推出7个鼓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储备项目,总投资额超过45亿元。
记者了解到,这7个项目大多数位于顺德北部片区,这与顺德力推的北部片区一体化战略息息相关。区邦敏表示,面对经济新常态,顺德选择了主动出击,所以引进了中交公司,才有这种合作模式,“各镇街要研究学习这个模式,学好、用好”。
对于企业而言,投资方降低投资风险和预计获取收益,主要依赖于自身对项目的运营能力。刘成云坦言,盈利不是这次合作的重点。中交公司看中的是顺德的区位优势和今后发展空间,为企业日后在珠三角核心区域的业务布局打下基础。
“现在来顺德证明有眼光、有实力,晚一点来只能证明有实力而眼光不够。”区邦敏说,在新一轮发展中,顺德以特有的区位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加上开放的思维和市场,正构建一个开放的区域。未来这一开放的区域将吸引更多优质资本进入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