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14 佛山日报
类似这样能够整合和集聚各类创新资源的创新服务平台,在禅城已不在少数。
目前,禅城全区的国家级孵化器占了全市的一半。有个数据或许更值得关注,以往禅城每年工商户登记量在1.1万户,但2015年已经超过了1.6万户。这些迹象表明,禅城正在迎来新一轮创新创业潮。
在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看来,经济要转型,企业要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更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事实上,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正是禅城近几年不断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
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措施,使得禅城创新创业的环境不断优化,极大地释放了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禅城正在成为具有吸引力、凝聚力的创新创业之城。
靓丽城市更宜居生活越来越舒适
夜晚到中山公园看“彩色汾江”叹台湾美食,白天到半月岛湿地公园放风筝涂鸦,再到岭南天地感受充满佛山韵味的历史街区,刚刚过去的这个元旦,已在禅城工作了五年的湖南人刘盼,带着妻子和女儿一家人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假期。
“禅城这几年越来越有味道,是个适合工作生活的城市。”刘盼感叹说。五年前,刘盼与女友从湖南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经老乡介绍来到禅城,进入了一家外企工作,对于当初的这个选择,刘盼表示“选对了”。在他看来,禅城虽然是个小城市,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工作和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
与刘盼的感受类似的是,零壹科技园总经理雷玉强也对禅城这几年的变化大加点赞。“我是广州户籍,家住天河,工作在张槎。我到禅城创业已经8年,每天早上7点20分从家里出发,不用40分钟就到工作地点,跟以前去珠江新城的时间差不多。”雷玉强说。
刘盼、雷玉强等人的感受,也是生活在禅城的市民的共识,而这也是禅城努力寻求的目标。上月,区委书记刘东豪在“努力实践强中心战略”的主题微访谈时表示,“十三五”时期,禅城要做一个有美感的城市,对内给市民、企业和社会提供一种舒适、方便、便捷、高效的感觉,对外则是要建设一个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城市,让在市场当中有想象力、有创造力、有更高素质的人能够不断认可禅城,围绕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来禅城就业、创业、发展。
事实上,经过三年多的城市升级,禅城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古镇焕发了新颜,各类城市配套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四通八达,天更蓝了,特色公园更多了,城市更漂亮了。与此同时,禅城一直在同步推动城市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城市管理网格化、教育集团化均衡发展、基层医院接受市级医院托管、公交TC等多项改革……禅城的“软实力”也在逐步提升。
除了城市变靓丽,文化韵味也是一个美感城市必备的要素。随着仁寿寺和梁园扩建、莲升片区改造等的推进,老城片区的祖庙打造的首个文旅项目“彩色汾江”也在元旦前推出,禅城的历史文化逐渐挖掘,文化味越来越浓,进入到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的时代。
政务效率再提升创业门槛再降低
除了城市变美外,佛山盈科远景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海华对禅城高效的政务环境和执行力感受更深。
1997年,薛海华筹建一家新能源公司,但“办理营业执照长达1个多月”的经历让他难忘。“那时候有很多是前置审批,要准备很多材料,跑部门都跑了好几趟,许可证不下来就拿不到营业执照,营业执照下不来就不能营业,有业务也不能接,只能干着急。”
今年8月19日上午,薛海华的另一家公司领到了营业执照,与以往不同的是,从提交材料到核名、领照,只用了短短2个小时。“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他告诉记者,他们集团在全国有20多家公司,“我自己也负责过筹建多家公司,最迟的要两个月,最快的也要一个星期,像这样当天就拿到营业执照的只在禅城遇到过。”
这是今年8月禅城区率先实施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将原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的模式,改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减少群众重复提交材料、避免多个部门来回奔波,有效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事实上,在“政务环境”打造上,禅城在2014年3月份启动“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如今自然人事项已实现了镇街、村居全覆盖。而在2015年8月,禅城正式启动法人“一门式”改革,到去年底已有392项企业行政审批事项可以集中在“一门”办理。
此外,禅城在近两年还进一步放开市场之门,启动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创业门槛,简化注册手续,优化创业服务,激发大众创新创业热情。如今,居民和企业手持材料走进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实现窗口业务通办,无需再多跑腿。
财税信贷扶持搭建创业舞台
在近两年禅城召开的数次招商推介会上,不少落户禅城的企业负责人表示,之所以选择禅城,与政府部门的贴心服务大有关联。在企业服务方面,禅城的各项扶持政策以及贴心的服务,使企业吃了定心丸,安心驻扎禅城发展经济。
从顺德落户到禅城的左凡智能家具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企业。
“作为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小微企业,最头疼的就是缺乏资金和人才。”左凡智能家具公司负责人陈磊说,2013年3月,他和5个伙伴在顺德区租了一间两房一厅的房子,成立了左凡智能家具公司,开始走上创业之路。当他们为资金和人才苦恼不堪时,禅城举办的第一届“创业南方”创新创业大赛的消息引起了他的关注。
陈磊注意到,创业大赛打破了单一资金扶持的模式,从创业辅导、融资服务、国际合作、人才引进、交流培训、市场推广以及专业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孵化服务。“创业大赛链接多方资源,这正是我们团队所需要的。”
之后,参赛的陈磊和他的团队项目因其创意新颖,获得了评委和多家资本方的青睐,最终赢得了大赛冠军。除了获得融资资金,陈磊的公司还通过大赛机制解决了办公场所、人员招聘的问题。在创业大赛结束后,左凡智能家具公司成功进驻佛山新媒体产业园的“创业南方服务基地”,享受一定的租金优惠。
如今,左凡智能家具公司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50多人,已在张槎租赁近2500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和自主研发柔性智造软件系统进行生产。除了获得政策支持,左凡智能家具公司还通过创业大赛获得了600万元的融资额,该公司将一半资金投在软件系统建设,另一半用于建设生产厂房,走上家具行业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的经营发展路子。
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创业大赛为创业者打造了一条完整的项目孵化产业链条,并依靠层层加码的扶持政策和支撑服务,让陈磊等一大批创业团队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近年来,禅城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密集出台一系列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扶持优惠政策,降低中小企业的创新门槛,千方百计为企业“搭台”,让企业“唱戏”。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业创新人才政策上,禅城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落户等方面有相应的奖励扶持政策,让各类人才在禅城可以安心就业和创业。而对于大学生创业,禅城也有相应的一次性创业资助、创业租金补贴、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的补贴、提供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等一些扶持措施,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工商户井喷增长每天20家企业新张
在禅城上月举行的“努力实践强中心战略”的主题微访谈中,刘东豪透露,以往禅城每年工商户登记量在1.1万户,而2015年已经超过了1.6万户。
禅城区市场监管局(工商)透露的数据显示,2014年3月1日至今,禅城区内新设市场主体30003户,其中新设企业13174户,日均新设企业19.7户,相当于每天差不多有20户企业开张,这个数字几乎是商事改革前的一倍。而企业办理营业执照的时间,也从数月乃至半年缩短为最短当天即可。
全区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更为重要的是产业升级尤为明显。从全区新设三大产业比例看,新设第二产业比重占10.23%,新设第三产业比重占89.72%。新设第三产业市场主体26917户,注册资本(金)达281.15亿元,占所有期内新设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的
83.33%。
此外,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新设市场主体分别占新设第三产业的61.02%、
11.95%、9.4%、3.7%。
“禅城的市场主体近年来呈现井喷式增长,主要集中在各个主题产业园区。”在一次会议上,禅城区区长孔海文则透露,以镇街为单位,以园区为载体,禅城正在形成新一轮的创新创业潮。此外,他还透露,特别在打造更多的智慧型企业和高新企业方面,禅城区仅以占全市1/20的国土面积,创设了占全市1/5左右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禅城全区的国家级孵化器占了全市的一半。
事实上,从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到佛山新媒体产业园,再到佛山全球电商生态科技城(下称“电商科技城”),禅城已经有了多个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目前已有30多个主题产业园区。
而为了满足不同类型创新创业者的需求,禅城诸多孵化器各有特色,既在公共技术平台、大学生创业、众创空间和聘任创业导师服务企业等方面给予扶持,又各有主题和侧重点,上至院士下到“草根”创业者,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生根发芽的土壤,为“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提供了丰厚沃土。
策划/珠江时报记者李清平采写/珠江时报记者曾雪莹杨汉坤
数说禅城创新创业
市场主体
至2015年10月31日,禅城区(含市局)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93224户(含分支机
构),较去年年末增长
7.96%。
工商登记
2015年10月12日,禅城区市场监管局(工商)25个事项区级
业务全部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智慧新城大厅,10月12日至30日,共办理工商业务281件,占大厅总办件量的近一半。
孵化器
2015年新增广东超倬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佛山新媒体产业园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五行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3家国家级
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
(省级)。
专利技术
9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企业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70家企业177
个产品申报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较2014年申报量增加了33%;3项科技项目获得了
2014年度省科学技术奖三
等奖。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30(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