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度,我局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顺利完成省对市党政领导干部2007、2008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责任情况考核工作 根据2007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和2008年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印发的《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11月17日至19日,由省政府督学顾问、省审计厅副厅长何丽娟为组长的省考核组一行21人前来佛山,对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市长陈云贤、副市长麦洁华在2007、2008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 我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统筹相关事项。市长助理、教育局局长李亚娟同志任组长,亲自主持相关工作。李局长带领有关部门人员,对省考核工作的各项要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数据收集、材料整理、工作整改以及接待安排等工作作了周密部署,并逐一落实。同时,还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大胆运用信息技术,将有关考核数据、文件电子化,大大方便了考核组的检索和使用,得到了省考核组的高度赞扬。 17日上午,省考核组召开述职报告会暨民意测评会,听取考核对象市委书记林元和、市长陈云贤、分管副市长麦洁华关于2007、2008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的述职报告。接着,考核组组织参会人员对考核对象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责任情况进行测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的有关领导及市直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各区党政主要领导、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代表、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市教育局领导及各科室负责人等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随后,考核组开展专访活动,专访了三位考核对象以及人事局、财政局、教育局等部门负责人。同时,分别召开“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市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和区级党政领导座谈会”、“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座谈会”、“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教师代表座谈会”4个座谈会,进一步了解三位考核对象2007、2008年履行基础教育责任的情况。 17日下午,考核组查阅了被考核对象本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涉及基础教育工作的有关文件、材料、会议记录和纪要,以及本级政府教育投入预决算报告和相关账目的审计报告;核查部分区、镇(街道)、学校的经费账目等。 11月18日,省考核组分为5个小组,分别前往被抽查的顺德区和高明区对佛山市党政领导干部2007、2008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责任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考核组专访了区党政主要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查阅了相关资料,并深入到镇(街)、学校了解有关情况。佛山市市长助理、市教育局局长李亚娟,市教育局副局长苏年福、赵银生、杨汉波,市教育局副调研员陈瑞虹、侯德安,以及市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分别陪同各考核组到现场考察。 进过三天的紧张工作,省考核组对我市党政领导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我市接待考核的各项安排十分满意。
二、如期完成校安工程的阶段性任务 2009年,我市在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部署下开展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市政府成立佛山市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印发《佛山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意见》,与各区政府签订了《佛山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责任书》,明确了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分工职责。市政府加强对校安工程的督办力度,在一个多月内,市政府、校安办发出关于校安工程的文件共20多份。市政府有关领导组织、参加的校安工作会议5次,督办和调研3次,接受国家校安办和省政府对我市校安工程的检查督办各1次。各区政府和市校安办根据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校舍排查鉴定工作,积极请示汇报,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于10月底100%完成了校舍排查和校舍鉴定任务,按30%比例超额安排了校舍安全工程投资。
三、按期推进“代转公”工作 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我市制订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与职责,积极理顺代课教师入编问题。除了在招聘教师时,专门对代课教师给予倾斜外,还在今年10月24日,对符合条件可参加“代转公”招录考试的1707位代课教师,进行了考试,共计解决607名代课教师的入编问题,此外,我市还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推行临聘教师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等制度,确保了按期整体解决全市代课教师问题。
四、教育国际化工作稳步推进 第四季度,我市努力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在政府、学校等多个层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对外交流活动。9月中旬,应英国教育部的邀请,佛山市政府组成由副市长麦洁华同志带队,市长助理、市教育局局长李亚娟同志等一行5人参加的政府代表团,对英国进行了教育访问。代表团重点考察了英国的教育体系建设,参观了辛奇利·伍德(Hinchley wood)公立中学,深入了解该校如何形成音乐、信息技术等办学特长和培养学生领袖等办学特色的情况,并深入学习该校以专科教育来带动和加强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提高的经验和做法。代表团拜访了英国教育部学历认证和课程管理署QCDA(QCDA是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下设的行政非部会公共机构),深入了解QCDA在开展课程改革、学历认证、课程评估和调整等方面的做法。代表团还与英国国家资优教育学院创始院长、世界资优教育学会副主席德波拉·艾尔(Prof.Deborah Eyre)教授和约克市学习、文化、儿童服务高级顾问特雷西亚·埃利森教授(Miss Tricia Ellison)两位教育专家举行了会谈,并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11月中旬,香港科技大学举行了新任校长陈繁昌的就职典礼,李亚娟局长作为特邀贵宾,出席了典礼,并在贵宾席就座。访港期间,李局长与香港科技大学并就推进佛山市政府与香港科技大学战略合作协议进行了磋商。第四季度,我市禅城、高明、三水等区的学校与香港学校进行了“同心同根——内地与香港学生交流活动”,共接待了1000多名香港学生的访问交流。我市顺德、禅城、南海、高明等区与英国蜜惠市等四个城市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两地之间学校、教师交流逐步开展,教师培训、科研合作也开始起步。我市与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推进,新加坡国家国际学生交流项目落户南海。我市各区学校酝酿多年的引进国际先进课程也取得突破。今年10月,华英学校与香港的教育机构达成协议,引进了剑桥大学国际考试中心CIE国际课程;11月,华英学校的IGCSE国际课程班正式开班,标志着我市教育国际化向深层次发展迈开了重要的一步。
五、“千校扶千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我局非常重视“千校扶千校”工作,成立了以李亚娟局长为组长,赵银生副局长为副组长以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此项工作的统筹协调。我局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广东省“千校扶校”行动计划的通知》(粤教基〔2008〕120号)精神,印发了《佛山市实施“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佛教基〔2009〕13号),召开了动员大会。市直学校、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行动迅速,工作扎实,至目前止,我市共支援了47所学校,对外挂职95人,接受跟班学校65人,援建图书库3间,电教平台3各,电脑、课桌、图书等一大批,捐款捐物折算77.09万元,投入各项活动经费39.74万元。在各方的努力下,帮扶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省教育厅对我市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六、教育改革工作持续深入 (一)我局与中国电信等单位签署了“无线教育城域网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12月14日上午,我局与佛山市信息产业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签订了《佛山无线教育城域网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组建佛山无线教育城域网。市长助理、市教育局局长李亚娟,市信息产业局局长周志彤和中国电信佛山分公司总经理唐永丽出席了会议,并分别致辞;市教育局副局长苏年福、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罗帜光、中国电信佛山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湘江代表三方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由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汉波主持;市教育局、市信息产业局、中国电信佛山分公司领导,各区教育局主管领导,市教育局各科室负责人等近80人参加了签字仪式。 目前,佛山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其建设模式与经验在国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全市82%的学校建成校园网,100%的学校全面实现了“校校通”,教育城域网实现一市五区互联互通。中小学拥有教学计算机14万多台,生机比达7:1。这为佛山无线教育城域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佛山无线教育城域网由五区无线子网组成,通过中国电信CDMA1X+EVDO+WIFI无线网络技术实现教育城域网的有效延伸,打破了原来有线教育城域网的局限,使师生享受无处不在的教育教学服务。 佛山市在国内率先启动无线教育城域网建设,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网络教学环境,变革教育教学的方式模式,标志着佛山教育信息化发展跨入一个新的时代。 (二)我市三所高中入选为全国特色高中培育学校 建设普通高中特色学校,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相关内容已列入即将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当中。全国各省市积极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了专项课题“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全国多所优质高中积极申报该专项课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华东师大附属二中、上海中学、苏州中学等在内全国共有三百所普通高中获得批准立项,成为“全国特色高中项目培育学校”。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市长助理李亚娟局长亲自领导和部署,多次过问。在局领导指导下,市教科所、各区教科研部门和学校经过大半年努力,发动和组织了我市高中参加全国项目评审,佛山一中、石门中学狮山校区、南海艺术高中三所学校成功通过了中央教科所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评审,成为三百所特色高中培育校之一。 (三)我市教育系统5项课题获全国立项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开题工作第四季度陆续展开,我市教育系统5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4项是由4所高中独立承担,走在全省前列。 佛山教育系统5项获得全国立项的科研课题,分别是由市教育局主持的《佛山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研究》、佛山一中的《基于岭南文化培养高素质现代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实践研究》;南海艺术高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下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石门中学狮山校区的《高中阶段开展健康人格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以及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的《区域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整合与运营》。其中,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的课题还作为全国唯一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课题成功立项,而今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的职业教育研究仅有25个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是目前国内教育领域学术级别最高、覆盖面最广、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科研项目,覆盖了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的整个教育领域,以高等教育立项居多,中小学能够在其中立项的数量不多。而此次我市4所高中学校独立承担国家级教育科研,可以说是走在全省高中教育科研的前列。 我市5个教育科研课题已陆续开题,各课题均聘请全国著名专家担任顾问。各个课题顺利结题后,科研成果将在全市推广,推动我市学校质量内涵发展。
七、学习实践活动深入推进 为巩固提高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推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佛山市委在全市组织开展“批次联动”活动。根据市委的相关要求,市教育局于12月24日到挂钩联系点——南海区大沥镇凤池村开展了送学活动。活动邀请了佛山市委党校的朱伟坚教授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关问题,给凤池村全体党员干部做了辅导报告。 12月28日,省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小组成员、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在佛山市长助理、市教育局长李亚娟等领导的陪同下,到我市检查指导中职学校和中小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魏中林副厅长当天上午到中职学校和中小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佛山市启聪学校,听取了学校负责人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汇报。他充分肯定了学校前一阶段学习实践活动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着重赞扬了学校在“科学发展上水平”这点上所做出的成绩。
八、扶贫开发工作扎实开展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帮扶任务,市教育局迅速成立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杨汉波副局长任组长,成员包括佛山一中、华英中学、启聪学校、佛山体校以及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为了摸清帮扶对象的详细情况,佛山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汉波率领市教育局扶贫开发工作组一行在当地县委县政府领导、扶贫办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德庆县和清新县山区的3个贫困村开展调研摸底工作,并与镇、村干部进行座谈。12月15日至18日,市教育局组织清新、德庆的扶贫开发帮扶村村委班子成员前往大沥凤池村、里水赤山村、陈村大都村以及部分企业、学校进行参观学习。通过这些互动,工作组与所帮扶的县、镇、村初步建立了沟通协调关系,进一步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佛山市教育局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