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度,我局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省政府批准我市为我省教育现代化建设试点市
今年初,我市正式成立了佛山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4月底在顺德区召开了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佛山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和《佛山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了任务和要求,提出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6月,市政府向省政府呈送了《关于申报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试点市的请示》,向省政府申请“我市为教育现代化建设试点市”。省政府认为佛山市教育发展水平比较高,教育综合实力居全省同类城市前列,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第二个教育强市,全市五区均为省教育强区,100%的镇均为省教育强镇,为教育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佛山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条件具备,同意佛山市为我省教育现代化建设试点市。同时,希望佛山市政府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大胆创新,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用超前的目光,为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二、我市今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我市从今年秋季新学年起已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我市今年通过出台有关政策文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广泛开展社会宣传、积极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等途径,确保免费义务教育这项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今年是我市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第一个学年,全市免费对象首次核定有50.3676万人,其中五区免费对象为50.0523万人,市直属三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免费对象为3153人。全市第一学期需要免费义务教育资金1.28495517亿元。8月15日前,各区先后将第一学期的免费义务教育专项资金全部集中上缴市财政专户,市根据各区上缴的金额经核实后再及时拨付到各区财政专户,由各区抓紧核对并直接拨付到学校收费专户。
在我市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情况来看,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免费义务教育工作,把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抓紧抓实抓牢。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凝成一股劲,全面实施,积极推进。各级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社会各界反应很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将从根本上推动我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三、我市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近期召开的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科学谋划和加快推进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市委、市政府9月14日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了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对今后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作出总体部署。
会议全面总结“十五”时期以来,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和面临环境,部署“十一五”期间全市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会上,禅城、南海、顺德区人民政府分别作了经验介绍。市委书记黄龙云、市长梁绍棠、副市长杨锡基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全体与会代表观看了反映我市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主要成就的专题片。会议还印发了《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佛山市职业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及《佛山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经验材料汇编》。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推进我市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快我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具体行动,是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佛山的有力举措。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
会议强调,今后我市职业技术教育要做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活力;切实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积极推进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努力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各区区委书记、区长,市、区教育、劳动保障、财政、经贸、发改等部门领导,各镇(街)镇委书记或镇长,市属高等院校院(校)长,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校长,各有关行业协会负责人等142人参加了会议。
四、我市切实做好扶贫助学工作
做好扶贫助学工作,是我市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今年秋季开学前,为确保我市每一位贫困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市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和落实这项工作。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职能部门紧密合作,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强化管理措施、全面准确统计和核实助学对象、积极筹集资金、按时拨付和发放助学金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保障了我市每一位贫困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在去年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起扶贫助学新机制的基础上,今年6月,我市以扶贫助学工作委员会的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扶贫助学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使扶贫助学工作措施进一步落到实处。8月7日,我局组织召开了全市扶贫助学工作会议。会议就扶贫助学的对象核实、经费拨付、完善入学绿色通道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要求各区在9月1日前把助学金发放到第一批助学对象手上,进一步完善“入学绿色通道”,确保我市低保家庭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顺利入学。会议还明确提出组织工作组到各区督查工作落实情况特别是资金拨付情况。8月25日,市教育、财政、民政部门组成五个工作组分赴各区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各区扶贫助学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继续做好低保家庭学生的助学工作。我市自去年8月实施扶贫助学新机制以来,各级政府深入推进扶贫助学的各项工作,各级扶贫助学机构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扶贫助学工作,保证在9月1日前将助学金发放到助学对象手上,并健全和完善了“入学绿色通道”,一律实行先入学后核实并及时采取助学措施的办法,确保这一批低保家庭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顺利入学。
二是积极做好临界低保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的助学工作。在做好低保家庭学生助学工作的同时,各区积极做好临界低保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的助学工作。
三是全力做好受灾家庭学生的助学工作。今年8月,我市遭受特大台风袭击,南海、三水两区受灾情况比较严重,禅城、顺德、高明三区受台风影响不大。南海区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不能让一个学生因灾失学”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相关救助解困措施;对就读小学、初中的严重受灾家庭子女,采取“先入学后免费”的措施,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免收2006~2007学年度书费,力保灾民子女入学一个不能少;对因灾自动弃学的中小学生,学校做好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确保受灾家庭学生100%按时返校上课。据统计,该区因这次台风灾害而导致贫困的非低保家庭学生有171人,按照低保家庭学生的资助标准均得到财政补助。三水区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具体方案,落实灾后扶贫助学措施。对就读小学、初中的严重受灾家庭子女,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免收2006~2007学年度书费;对就读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严重受灾家庭子女,免收2006~2007学年度学费;对今年升读大学的严重受灾家庭子女,给予2006~2007学年度学费的全额资助。
五、市领导视察佛山教育
8月3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深入五区视察全市教育,特别了解全市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落实情况。当了解到我市免费义务教育经费已准时到位并能确保学校正常运作时,他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黄书记深入五区9所初中和小学,并与校长、老师们就佛山实行全面免费义务教育进行了亲切交谈。黄书记指出,免费义务教育是一项民心工程,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义务教育的重任。一方面,市、区政府要确保学校日常运作经费,镇(街道)要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校长们要将精力集中在教育教学上,抓校风、抓效率,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他强调,免费义务教育经费是维持学校正常运作的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占用、挤用或挪用,否则就是最大的失责,应被追究责任。
黄书记来到受灾情况比较严重的西樵一小。当了解到因受台风“派比安”袭击,该校有103名学生受灾时,他强调,开学前,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一定要关注到每一个低保家庭、特困家庭和受灾家庭的孩子,要为他们开设入学“绿色通道”,不能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
黄书记还特别关注学校大型基础建设、设施设备投入的资金来源。他强调,佛山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后,市、区承担了维持学校正常运作的资金投入,但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教学设备的改进、办学条件的提升等,这部分经费还不足,因此,镇级要承担起对下辖学校基础建设、设备设施投入的责任,继续将教育经费支出纳入财政拨付范畴,切实为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顺德区委书记陈云贤,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周天明,副市长、禅城区委书记梁毅民,副市长杨锡基等陪同视察。
六、我局开展全市教育调研
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提升全市教育发展水平,加快佛山教育现代化进程,9月26日至28日,市教育局局长冯彦荣带领局调研组到各区开展教育调研。这次调研着重围绕各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学习贯彻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采取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教师队伍建设、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及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对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的情况,听取了各区教育局的汇报。调研组充分肯定了各区教育各领域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并在调研中找准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冯彦荣局长在调研座谈会上强调要求各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紧紧抓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题,认真按照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我市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七、我市教育系统首次举办大型集体婚礼
9月10日是我国第22个教师节。这一天,我局与广东新快报社在颇具苏州园林特色的南海颐景园联合举办了以“浪漫师情 天长地久”为主题的佛山教育系统集体婚礼。26对新婚夫妇在副市长杨锡基、教育局局长冯彦荣、副局长杨晓勤、局纪检组长吕宝生等领导及众多家属亲友、嘉宾贵客、媒体记者、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在湖景、园景、亭台楼阁、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所形成的优美环境里,幸福地走进婚礼殿堂。此次婚礼简朴而隆重,“花车巡游”、“拜火神”、“观摩连理树”、“抛绣球”、“古典拜堂”、“长吻定一生”等具有浓浓佛山乡土特色的项目让新人们终身难忘。
每对新人中至少一人是教师,还有的双方都是教师。 本次活动由佛山三盛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鼎力支持,是佛山市教育系统首次举办的大型集体婚礼。
八、我市组织支教教师赴山区挂职服务
按照省的部署,我市组织了15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赴清远、茂名和韶关市的山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9月份,我局召开了我市教师赴山区县挂职服务欢送会。会上,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吕宝生强调了支教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求支教教师提高认识,虚心学习,开拓创新,全心全意做好支教工作。佛山一中卜文老师代表全体支教教师发言,表达了全力以赴,克服困难,为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多作贡献的决心。会后,市教育局领导亲自带队,分三组将15名骨干教师送到清远、茂名和韶关。
九、我市开展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我市艺术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我市以“阳光下成长”为主题,开展了全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各区按照市的统一部署,以学校为单位广泛开展展演活动,通过从学校到镇(街)再到区层层选拔,五区共选出63个含舞蹈、声乐、器乐、语言艺术四种类型和小学甲乙、中学甲乙四个组别的节目参加全市的展演选拔。我局采取以区为单位分片赛区的形式,于7月12日至14日进行市的展演选拔活动,选出15个有竞争力、代表我市参加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复赛的节目。
从全市展演活动整体情况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制定了活动计划,加大了资金投入,全力抓好落实,确保了活动顺利进行。在开展活动时,各区及有关学校既保证节目的质量,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既注重普及推广,又注重典型培养和发展特色。
通过这次活动,活跃了我市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和检阅了我市近年来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成果,推动了我市艺术教育迈向一个新台阶。
十、我市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学生转学管理
为加强我市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根据省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市进一步规范了普通高中学生转学的管理。
我局8月中旬向各区发出通知,要求各区要切实加强对普通高中学生转学管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管理工作:一是凡申请转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必须填写《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转学申请表》,由转出学校及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具转学证明,直接与拟转入学校联系。取得转入学校同意后,按照“先转出地、后转入地,先区教育局、后市教育局或省教育厅”的程序,到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办理转学手续。第一,市内转学。区内转学的,由区教育局核准,并由区教育局将相关情况报市教育局备案;跨区转学的,由区教育局审核,市教育局核准。第二,省内跨市转学。转出的,由转出学校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市教育局核准,按转入地有关规定办理转学手续;转入的,经转出地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由转入学校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市教育局核准。第三,跨省转学。按省的有关规定执行。二是转学必须有正当理由,并以就读年级衔接为原则。高一上学期和高三下学期,以及学生在休学和受处分期间原则上不予转学。办理转学须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学期中不予办理。办理转学时,转学学生的档案和学籍表,由转出学校直接转给转入学校。三是各区要加强对普通高中学生转学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规范转学程序,健全档案管理。严格控制面向全市招生的学生转学,严禁学校招收没有正常转学手续和没有学籍的学生,严禁教育行政部门为没有正常学籍的学生颁发学历证书。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界定市内转学学生是否属于面向全市招生的学生并加具意见,审核学生的学籍资料和毕业资格。对在学籍管理、转学、学历证书颁发等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将依相关法规规定,追究有关负责人责任。
目前,各区、各学校严格按照市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普通高中学生转学的管理,规范了普通高中的办学行为,维护了学校正常的办学秩序。
佛山市教育局
二○○六年十月十一日